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出台的《意见》,传递了新的信息。

民营经济不但不会离场,而且允许“发展壮大”,是下一个百年计划的“生力军”,这个定位,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可就奇了怪,民营经济的老板们,没太大反应,曾经叱咤风云的大佬们,还是一片鸦雀无声,太卷了,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主来说,本来不存在什么动摇不动摇的问题,鼓励不鼓励,生意都要做。生意就是生意,身家性命已经押上去了,在中国的营商环境中,入了商场,如同上了战场,就要愿赌服输。很多企业开办时,只知道市场调查这个消费群体,那个市场占有率,很少考虑政策方向的变化、非市场化的体制性成本、税收与《劳动法》的规范管理,入了局才清楚,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难局,一切都晚了。

唯有前行,不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些重大政策的出台,其实不是在与中小微企业确认眼神,而是在对“小众”喊话,这个“小众”是就民间大资本,是高净值家庭。正因为如此,很多小老板与学者都有一个困惑,如此震耳欲聋的春雷,怎么看不到具体措施?因为,高净值家族只关心方向,他们才有信心的问题,其他事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不是问题。

政策想做的,是激活民间大资本

中国的民营经济是个超级大家庭,1亿个体工商户口,4700万家企业,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什么情况都有,大多数也就是想想发点小财,谋生的小老百姓;真正做起来的大资本不过是207万的高净值群体。

如果说谁动摇了,那就是高净值家庭动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净值的动摇对经济能有什么影响?

虽然高净值家庭占中国人口的零头的零头也没有,但是,却坐拥96万亿净资产,而中国全年经济总量也只有120万亿,如果这笔巨大的资本如果“走资”,或者“沉没”,不参与投资,也不参与大消费,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记得去年初,老胡有一天很兴奋,他看到了一个对高净值家庭的调研,其中,有57%的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信心。不知道这种调研有多大意义,因为要看调研的是什么选题,正如不久前的一个调研:中国人的幸福感在世界的排名第一,中国91%的人表示自己“非常或相当开心”,很多人说笑道:调查问卷问的是:选择一,非常开心,选择二,相当开心。结果,所有人都是“非常或相当开心”,这些调查不能太当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情况是近十年来,民间投资一直以两位数在下滑,这才是真相。的确,民间的私人大资本在动摇。

民间的大资本为什么会逐步在退出市场?

中国的市场真的不赚钱了吗?当然不是,根本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社会是又开始了对民营企业者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舆论开始重提: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阶级斗争这些《宣言》中的概念。熟悉新中国历史过程的人都很清楚,意识形态对经济现象的定位,非同小可,这已经不是信心的问题了。

现在政策反复强调政策的长期性,对民营经济做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既然又经历了一次历史的轮回,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彻底说清楚民营经济,或者说非公经济的阶级属性,难以唤醒沉睡的民间大资本。正因为又有了一次轮回,仅仅有政策的语言已经不够了,要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定位民营经济有地位,这需要有理论基础的支持。

以此而论,理论上的中国化与时代化,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接受洗礼,否则,现在很多经济上的定位,都说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