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人脸识别一定要穿上衣服#词条火上热搜。

有博主称,人们使用App人脸识别功能时,

摄像头拍到的区域会全部被上传,并可能被后台的工作人员看到。

而很多用户误以为人脸识别系统只会将人脸的部分上传,

于是,他们可能在趴在被子里时、洗澡、和另一半拥抱时做人脸识别,

殊不知,人脸以外的部分也被摄像头记录下来,被别人看到。

也就是说,人们进行人脸识别时,

不论人脸框内还是框外,凡是在摄像头范围内的都会被拍到。

其实还是很危险的,

近日,教育博主 @法小岛 发微博提醒,

大家使用App人脸识别功能时,一定要穿衣服!

因为“摄像头采集的不仅仅是被识别者人脸部分”。

该博主表示,有从事后台审核的朋友告诉他,

工作中在进行人脸识别审核时,

经常会看到很多人在洗澡、和另一半拥抱、没穿衣服等各种“奇奇怪怪”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这条微博的留言,

其中两条高赞评论均对@法小岛 的说法表示赞同,

并称自己是风控体系的,看到人们上传的人脸照包括所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该热搜词条中,

热搜话题主持人还放了一张,

用户看到的图片和人脸识别后台所显示图片的对比图,

更加清晰详尽地展示了人脸识别后台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道真相后,网友纷纷表示:感觉无比尴尬。

不少网友称,自己好几次没穿衣服时识别了;

还有人表示,自己在蹲厕所时进行人脸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部分网友对此发出质疑,

认为平台方应提醒用户“人脸识别系统后台人工审核时,

可以看到摄像头全景”。

除了感到“社死”外,有相当数量的网友认为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这都属于侵权了,我们消费者的知情权呢?

”不少网友“感觉隐私被侵犯到”,甚至有网友提出解决方案,

建议“在识别的下方用字提醒一下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此,也有相关人员进行说明:

热搜中App的人脸识别技术提供商可能是人脸识别技术的中小型企业。

因为,现在提供人脸识别技术的头部企业和大企业采用的都是隐私计算技术,

只会向客户提供脱敏特征码用于比对,不会将图像给送到后台。

大公司的App不太可能会出现此类情况。

“目前相关法规也有出台,在一些行业规范里,已对加密传输作出明确要求。一般而言,大公司、银行、政府、公安等在人脸识别的应用上会规范一些。”

“人脸识别上传的图像不仅仅包括人脸部分,而是摄像头视野内的全部区域,这是常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大家在进行人脸识别的时候,

不论人脸框内还是框外,只要是在摄像头范围内的画面,

全部都会被拍到。

但就目前而言,所有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APP,

应在页面上进行提醒或告知用户,在隐私方面加强管理。

同时,对于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来讲,

在进行人脸识别的步骤时,务必衣着整齐,才能尽量避免这种风险。

“5元一张脸、25元一个网站账号。”

在某电商平台,通过FC*、料*、*人脸等黑话


他家的脸售价5元一张,
不要求买家提供私人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或支付宝转账,付款后我会给你一个身份证号,(把身份证号)填入人脸识别页面就可以通过验证。”

“这张脸不限使用次数,相当于买断,而且官方绝对不会检测到异常”。

这是卖家说的话。

除了单张脸出售,这个卖家还建了一个网站——一个整合了数十张“人脸”的批发网站。买卖双方只需花25元购买一个通行账号,就可以在上面进行“人脸交易”,而且张数不限。

“你也可以倒二手,就是在我的网站上批发(脸),再卖给散客。”

咨询到,这些是专门避开腾讯游戏“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的。

“注册游戏时需要提供身份信息、通过人脸识别,未满18岁人群一天只能玩2小时。”某些论坛上,有不少未成年人为此大吐苦水,“以为偷偷用大人的身份证注册,就能一劳永逸,没想到游戏官方竟不定时扫脸抽检,只能买一张成年人的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12月,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后,

司机和乘客注册都需要通过人脸识别验证,

更加强了对司机的背景、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的筛查。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车信息不符合、出事了难以追责等问题发生,

对司机起到心理约束作用。

但这种约束,用区区400元就能瓦解

“第一次验证成功后,这张脸将能永久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更过分的,据说拥有通过银行官方APP人脸识别技术、被同行称为“黑客”的人搭上线。

“只要提供银行开户人的资料(身份证),什么脸都可以做。”

“300元一张脸,要买直接点击链接付款。”

这些丧心病狂的事都可以干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某些特定论坛,涉及“人脸”的帖子五花八门。

有由卖家发布的广告,“人脸业务”包括注册社交服务等各类平台账号、通过三色光人脸识别系统、能执行点头眨眼等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由买家发布的求助帖,如“求可以通过网申卡(网络申请信用卡)的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网友,发来一份《人脸识别工具》文档,内含控制面部表情、3D人脸制作、眨眼点头脚本、人脸特征详解等15份教程和工具,形式以文字和视频为主,每份售价1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女希望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样是违法的。

不能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在充斥着震惊和社死的言论中,还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们认为,目前大部分APP的人脸识别,是通过计算机的某种算法实现的,

不需要人工审核。

比如在支付宝、微信的人脸支付环节,

如果加入人工审核的话,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

同时也会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因此只可能是通过算法来进行验证。

其实大部分正规的官方APP不需要人工审核,

但其他体量小的APP没有载入算法系统,

或者一些特殊的情境下,只能通过人工审查来核验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曾发生一起“因人脸识别而破获的命案”

其中就牵扯到了人工审核...

案发当时,男子杀害女友后,欲利用女友的身份申请小额贷款。

他下载了某网贷APP,上传女友的身份证件后,

开始利用女友尸体进行人脸识别。

但因系统提示要眨眼,最终只能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此举引起了网贷工作人员的注意:

在7秒的“活体识别”视频中,当事人无任何反应

而在语音验证时,却出现了男子的声音,与贷款申请者性别不符。

种种奇怪的迹象被系统判定为异常,随后转入了人工审核。

工作人员当即查看了当事人的验证视频,

发现其颈部有棕红色的勒痕,且双目失焦,面部还有青紫色淤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怀疑当事人遇害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处理。

但就目前而言,我们无力改变平台的做法,

只能在进行人脸识别的环节时,务必确保衣着整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价值庞大、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如果只为杜绝恶劣的信息泄露现象而禁止使用,固然不可取。

缓解的方法,除了需要有关部门划清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边界,

对人脸信息数据库的采集、管理采取法律约束;

作为普通网民的我们,当身处“人脸交易”时,

更应该通过文字、截图等方式记录全过程,并举报揭发。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的脸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各种设备下。

除非与世隔绝,否则我们无法避免人脸识别。

这就要求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

相关法律法规能跟上步伐,同时通过市场机制倒逼企业做好隐私保护。

目前在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毕竟密码、指纹可以随时更换,但人脸只有一张。

在系统还没有完善的时候,

更是要自己注意。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