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作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在1842年以林则徐的《四洲志》为基础,写成一部鸿篇巨著——《海国图志》。全书50卷,是当时介绍西方各国科技、历史、地理最为详实的专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源在序言当中明确提到,写书之目的在于了解“夷情”,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是成书之后,满清不但没有给予重视,甚至还一度列为禁书,不许刊印流行。

这是为何呢?

01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国外交官马嘎尔尼在历经九个月的远洋航行之后,终于抵达中国。这是英国官方首次派出访华使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马戛尔尼

在马嘎尔尼抵达中国之前,是满怀憧憬的。因为受到《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在英国人的眼中,中国应该是遍地黄金,穿不尽的绫罗绸缎,吃不完的山珍海味。

然而,当英国人真正来到大清之后,美好的幻想却直接破灭了……

盛世,只是上层建筑的盛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朝接待英国使团的过程当中,征用当地百姓为英国人提供服务。

结果,这些脑袋后面拖着一条可笑尾巴的百姓,兴高采烈的端茶、做饭、打扫卫生,目的就是能吃到残羹剩饭,甚至就连英国人泡茶之后倒掉的茶叶也要争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英国人的描述中,当地百姓大部分都是面黄肌瘦,目光呆滞。

“在普通中国人里面,少有类似英国啤酒大肚的农夫,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去京城的路上,并未看到任何丰衣足食的迹象……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

在英国使团到达天津大沽之后,直隶总督梁肯堂亲自迎接,并且为使团人员的日常起居提供丰富的物资,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牲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因为当时缺少保鲜条件,所以部分禽肉吃不完,就会变质发臭。

英国人直接将变质发臭的禽肉扔进河里。很快,岸上就会有大量百姓争抢着游过去打捞死禽,用盐腌起来吃。

而在英国人的船只进入内河的时候,官府动用大量的百姓负责拉纤。

这些可怜的人在兵丁监督之下,只要稍微偷懒就会被鞭子狠狠抽打。

02

以上,就是所谓的康乾盛世的百姓生活图景。

在康熙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正式取消了人口税,即所谓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随后,清朝迎来了人口大爆炸。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在籍人口数量是1943万;而到了乾隆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人口已经达到了3.13亿。

其中不排除康熙时期有一定数量为逃避丁口税的隐户,但官府又不是摆设,隐户是有数量限制的。

人口的大爆炸,凸显了地少人多的矛盾。庆幸的是当时有了大面积种植的高产作物,即红薯与玉米。

所以有学者认为康乾盛世就是“红薯盛世”。

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只不过是糠菜结合吃个半饱,不饿死而已。

乾隆时期尚且不过如此,那么在刚经历过鸦片战争的道光时期,怎么可能更好呢?

而不知好歹的魏源,竟然搞出来一部《海国图志》,是何居心?

不被禁才怪!

03

魏源的《海国图志》当中,介绍的科学技术最多是被满清认定为“奇淫巧技”,不至于做其他计较。

但是其中所描述的西方国家风土人情,就是犯忌讳了,而且是犯很大的忌讳!

且看对当时美国黑奴的生活描述:

“每奴散谷十八棒至二十四棒,薯六十四椿,并酌给鱼肉、冬夏布衣,过其境,见其仆,遇礼拜日,概停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食管够吃,平时还有鱼肉配给,按季节发衣服,遇到礼拜天还可以休息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成年黑奴年消耗肉食有81公斤,而在乾隆年间,逢年过节能够吃一顿肉的,都得是中等地主。

小地主勉强粮食能吃饱,普通百姓糠菜结合,一年都不一定能有机会吃一块肉。

比如当时地处鱼米之乡、人口数量庞大的徽州,每日宰杀生猪仅10头,可见一斑。

百姓一年干到头,生活贫苦也就罢了。就是中等地主的生活,都赶不上美国的黑奴,你让大家怎么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满清把《海国图志》列为禁书,也不为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反正当时百姓也没机会见识外面的世界,可能还以为自己糠菜结合就是美好生活呢。

04

美国的农场主给黑奴吃肉,不代表就是仁慈、心肠好,这大体就是类似农民精心保养自家的农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黑奴都是高价买回来的,平时只有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才能有力气干农活不是?

条件够了,用大米喂猪也不是不可能……

农场主今天能给黑奴肉吃,明天揍起来也丝毫不会手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美国地多人少,同时生产力也比较发达,肉食根本不是稀罕物,给黑奴吃,总比发臭扔掉强吧?

但是,满清搞出来这么多人,怪谁呢?还不是自己做的孽?

而且还不重视科技生产力,闭关锁国,只会愚民。

当时也就是没有“某知”这个词,不然早给魏源安排上了吧……

另外:日本在获得《海国图志》之后,惊为天人,如获至宝,衍生出多个翻译刊印版本,甚至在全国兴起学习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