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8.7%,而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到63.4%。这种人口结构变化导致了我国储蓄总量和储蓄率的下行趋势。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减轻了居民的未来生活风险,因此也降低了居民的储蓄动机。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居民可以更便利地获得信贷,但也增加了居民的债务负担,可支配收入因此减少,也是储蓄率下降的一个原因。

在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长乏力。而疫情防控要求减少不必要外出和聚会,大大压制了居民服务业消费。

这也使得居民可用于储蓄的收入减少。同时,由于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市场利率持续走低,降低了居民储蓄的收益预期,也削弱了居民的储蓄动力。

储蓄率下降意味着居民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这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常态,如果缺乏充足的居民储蓄转化为企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成为经济软着陆的阻力。

与此同时,金融运行也面临着压力。居民储蓄减少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收窄,而由于贷款需求不减,金融机构不得不通过其他渠道高成本融资,这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如果出现银行资金紧张,利率大幅上调的情况,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储蓄率下降还会导致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形成较大的贸易逆差和经常项目逆差。这不仅需要通过外债融资弥补,还会导致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

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资本外流,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经常项目逆差和汇率贬值的问题。

为了应对储蓄率下降的挑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制定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比例,增加企业和政府的负担,同时调整退休金发放机制,适当延迟领取时间,延长领取周期,这可以增加居民的储蓄积累。

第二,发展普惠金融。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使其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同时继续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中长期资金支持。

第三,稳定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和购房规制措施,稳定市场预期,采取税收和财政政策支持住房公积金体系建设,提高居民自有住房比例。这可以增加居民资产负债表实力,有助于储蓄率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