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之前,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经济成绩单为“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2%,按年计算的经济增幅为4.9%”。现在,发生了改变,美国公布了国民经济修正报告。

美国三季度经济发展新的成绩单是:

采用未季调标准,按市场价格核算,2023年第三季度美国GDP由初值的69207亿美元,扩大至69289亿美元,向上拔高了82亿美元。同比实际增长率因此扩大至2.8%,比初值高了0.1个百分点。

采用季调标准,美国三季度经济环比增长率也向上调整了0.1个百分点——由1.2%,扩大至1.3%;按年计算的经济增长率更是由初值的4.9%,暴涨至5.2%,美国经济发展再度超过市场预期。

给出的上调理由是:在私人消费依然保持最大支撑作用的同时,美国私人投资(特别是库存投资)贡献度比初步统计时更高,美国财政支出贡献率也做了上调,对外贸易顺差继续收窄。

还记得今年年中时,美国对2022年及之前几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做了上调的新闻吗?在之前基数已经被拔高的背景下,美国再一次上调今年第三季度的经济规模,这意味着:

2023年全年,在经济真实增长、物价高企、统计规则修改等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下,按市场价格核算的美国GDP总额很有可能将暴涨至27.4万亿美元,稳居全球各国、地区之首。

1.3%的环比增速,和我国一样了吗?

从同比角度来看,我国三季度经济实现了4.9%的提升,远比美国的2.8%更高。但中美两国三季度GDP环比增长率却都是1.3%,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经济依然保持较大提升力度。

虽然美国经济超预算发展势头有“调整规则、抬高物价”等巧取因素。但即便按最初统计时的1.2%来看,也从侧面衬托了我国的经济复苏势头相对偏弱之态,与多家经济分析机构早先提出的“弱势反弹”观点较为接近。

与美国相比,中国经济复苏势头不够突出的核心原因依然是内需不足。这个内需,既有居民消费未能实现2020至2021年那样的两位数反弹,也有因房地产萎靡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振。

南生给大家列举几个数字,今年1至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54119.9亿元,同比下降9.0%;今年第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5.6%。

叠加全球经贸放缓带来的外部因素,让我国经济在这一轮的复苏中始终显得乏力——我们称之为“弱复苏”。叠加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让中美两国经济规模之差变得更大了。

需加大“稳增长”激励力度

在新冠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尚未完全修复时,在连续多年高投资后带来的投资效益明显降低背景下,建议我国财政政策逐步从重投资,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推动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

完全可借鉴其他国家在激励经济反弹时采用的策略,那就是对部分特定群体发放现金补贴,推动私人消费尽快回升。推动财政政策从“数量规模型”,转向“效率效果型”,降低居民生活压力。

居民收入和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可看做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大家有钱了,敢于消费了,企业订单多了,工业产能就不会低到哪里去,企业利润也将会明显回升。

企业订单多了,利润高了,信心增强了,就会扩大投资。更加重要的是,我国发展经济本质原因难道不是“惠民”吗?让老百姓有钱,然后去消费,才应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终目标。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