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 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艾滋病病毒通过破坏人体的CD4等淋巴细胞 ,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化、复杂化,如果不治疗,病死率高。

二.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急性感染期,有类似感冒样表现:发热、出汗、乏力、淋巴结肿大、咽炎、皮疹、肌肉痛或关节痛、腹泻、厌食恶心及吐吐等。一般持续1-2周, 无需特殊治疗, 自行消退 ,进入潜伏期。

无症状潜伏期,平均6-8年,大多数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艾滋病前期,感染者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较轻 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疲倦、乏力、发热、体重减轻、夜间盗汗、贫血等全身症状,反复间歇性腹泻、皮肤粘膜真菌、细菌感染等非致命性感染。

典型艾滋病期,由于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可造成: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如真菌性感染、结核等;发生各种恶性肿瘤,如卡波济氏肉瘤、非何杰金淋巴瘤;发生多器官系统的损害。

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可传播HIV的体液包括精液、阴道分泌液、血液,目前,经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性伴侣越多,感染的风险越大。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静脉吸毒共用针具,接受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组织、器官、精液等,以及使用受污染的器械注射、针灸、拔牙、纹身、穿耳等均可能造成传播,必须提醒的是,共用剃须刀、牙刷也可能造成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有可能将HIV传染给下一代。而握手、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日常接触以及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

四、如何预防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目前仍不可彻底治愈和无有效疫苗 ,但可以预防。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主要与人的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做到洁身自爱,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不去非正规的医疗机构打针、拨牙、针灸、美容或是手术,不共用注射器、牙刷、剃须刀等可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

原文来源:佛山一医

主办:崇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主编:肖永忠

责任编辑:高敏

编辑:吴方 刘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