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时代上半场,主角是谁?

步入2023年,汽车领域的电动化发展方向,早已深入人心。但对于燃油车到纯电车的具体过渡方式,很多人还是存在着疑惑。真正有实力取代燃油车的,是插电混动?还是增程混动?

本篇文章,就从技术原理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并告诉你,为什么比亚迪会选择插混,而非增程。

一、同为混合动力,插混、增程区别在哪?

正如海洋生物登上大陆,都会经历“两栖”阶段,市场下的产品迭代,也要经历从部分功能更替到全面改变的过度过程。从燃油到纯电,必定不会是“一夜换新颜”,而是今天改变动力,明天改变功能,如此步步为营,逐渐完成。

就目前来看,最稳妥、最靠谱的过渡路线,还是由燃油到混动、再由混动到纯电。

那么问题来了,当前市面上的2种混动路线——插混、增程,到底哪一条路线具备取代燃油车的潜力?

要厘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知道,插混和增程的区别是什么。先说说各大主流车企一直布局的插电混动。

所谓“插电”,顾名思义,就是燃油发动机能驱动汽车,电机也能驱动汽车,二者共同作为动力提供者,让汽车跑起来。

就技术结构来说,插电混动,主要需要一个可兼容电机动力的特制发动机。具体来讲,这台发动机既可以直接驱动汽车行驶,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还可以通过汽车特有的能量回收装置,为电池补充能量。

由于发动机和电驱系统的关系比较复杂,所以插电混动汽车的内部连接模式也有很多。拿比亚迪的DM-i插电混动系统来说,它的功能模式就有纯电、串联、并联、直驱、能量回收、充电,共六种。

和插电混动相比,增程式混动的技术结构更简单一些。它的发动机只干一件事:消耗车载的油气能源,为电池充电。

也可以说,增程式混动的汽车,本质上就是一台“纯电车”,因为它的直接动力来源,就是车里那台电机,只不过电机运转所需的电力,由增程式发动机来供应。

看到这,有人会问了,既然增程式在运行方式上更接近“纯电”,那它是不是代表了更先进的技术方向呢?并不是。来看看汽车发动机鼻祖——蒸汽机的演变历史,你就知道答案了。

二、什么是技术普及的关键要素?

1765年,瓦特发明气缸壁隔离式蒸汽机,这一刻,被很多人称赞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标志。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其实蒸汽机,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经发明了。长达1000多年时间,蒸汽机都默默无闻,为何瓦特的蒸汽机一出炉,人类社会就翻天覆地了呢?

因为瓦特通过分离式冷凝、绝热层、节气阀、连杆器等一系列技术改良,直接将蒸汽机效率提升了3倍多。从此以后,蒸汽供能和其他传统动力彻底拉开了差距,蒸汽机这才赢得了市场的欢心。

所以说,什么才是技术普及的关键要素?就2句话:你得有性价比;你得让消费者用得舒心、省心。循着这个思路看,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谁更有可能笑到最后?答案显而易见。

在中低速的市内平稳路况下,增程式混动确实可以用电机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它的重要优势。但是我们得联系实际,任何人买车,都不可能永远只在城里开。一辆车,总有机会去面对高速路、巷路、山路等各种路况。

在这些路况下,增程式的能量损耗反而更多,因为路程一长,车速一高,电机的耗电量顿时就高起来了,发动机只能烧更多的油,去保障电量平衡。这时候,里程焦虑就来了。

而和增程相比,插混驱动很好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

在中低速情况下,插混可采用电机驱动,发挥起步快的纯电优势;进入高速行驶阶段,插混会自动切换发动机直驱,将燃油动力系统的续航优势展现出来;此外,当电力不足时,插混还可以通过并联、回能机制,将富余的动力转移到电池里储存起来。

综合来看,插混可兼顾车辆性能和经济性的双重需求,完美实现了全工况下,让汽车稳定行驶、为车主节省油费的目的,这也是为何比亚迪主推插电混动的真正原因。

三、结语

当年日企错押“氢燃”路线,被中美车企后来居上,最终丢掉汽车霸主地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技术路线的选择,尤为重要。

搞亮点,玩花活,的确能吸引一部分用户,但想在一个行业长久活下来,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才是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