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爱吃捞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别看只是小小一碗面,这其中包罗万象、讲究极多,不仅随四季变化,而且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各种食材应有尽有,搭配的拌菜能有十几种之多,正所谓“一顿捞面能成席”。天津人吃捞面还是件“喜庆”事儿,过年得吃面,结婚嫁娶得吃面,生辰贺寿得吃面,亲人团聚还要吃面,就连孩子今天考了100分,那也得吃顿捞面“助助兴”。一碗喷香捞面拌尽人间烟火气,满满都是天津的“人情味”。

在鼓楼附近一条背街里巷中,这股“人情味”伴着面香格外浓郁。天津的饮食圈有个“怪象”,只要名字里有女性称谓,这儿的味道大多错不了,什么“二嫂子”“二姑”“三姑”比比皆是,这儿的面馆亦是如此。“大姨捞面”,虽然名字叫“大姨”,但女主人汪金雯天生一副热心肠,性格爽朗,办事飒俐,待人真诚,有爱心,颜值高,一套标准化“天津姐姐”配置。

其实在“大姨捞面”起步之初,还不到30岁的汪金雯也的确是位名副其实的“小姐姐”。说起这家面馆,汪金雯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那时的她总盼着过年,更盼着大年初二姥爷亲手做的那顿饭,姥爷在解放前开饭店,对烹饪相当“有一手”,尤其是那口捞面,味道真是绝了,后来这门手艺传到了妈妈那,她就喜欢站在一边看着妈妈做,等大了点这手艺就顺理成章传到了她的手里,这时她还不知道以后这门“功夫”能有大用。

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带来的下岗潮,汪金雯也未能幸免,那时的她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人都需要她来照顾, 当时的汪金雯有两个选择,一是相对轻松的打工,二是相较辛苦的创业,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汪金雯在与妹妹几次合计后终于拿定主意:创业!

“走,上‘大姨’那吃去”,汪金雯在娘家同辈中“行大”,天津习俗为了显得亲切,称呼人喜欢随着孩子叫,所以在街里街坊这些熟识的老主顾中,“大姨”的名号便越叫越响。最开始汪金雯经营的也不是面馆,而是早餐铺,干净卫生、方便美味的餐品赢得了食客青睐,当时大伙儿都劝她“做大做强”,不要只是局限于早餐,在众人劝说下,“大姨捞面”开张了。

有的地方吃捞面,大多是为图个省事,但在天津可不是。天津“四碟捞面”历史悠久,由四碟凉菜、四碟炒菜、四碟面菜、四碟面码、两份红白面卤,一共18道菜组合而成,这席面不仅色彩鲜艳使人赏心悦目,食材丰富令人食欲大振,就连数字组合都讲究个“四平八稳”“好事成双”,全为讨个“好彩头”。“大姨捞面”经营就是以“四碟捞面”为主,主打一个传统家常味儿,虽说家常,但没点“拿人”的好味道,也不足以保持这近30年的长盛不衰。

“大姨捞面”好吃,窍门主要在勾芡,勾芡的时机要选在汤汁熬香之后,使用的淀粉需选取“劲大”的种类,如此才能保证做出的面卤够浓够稠,这样拌起面来,酱汁才能包裹住每一根面条,一筷子挑起来面上挂满了卤,这样吃起来才“够味儿”,而不会面是面,卤是卤,吃完面剩下半碗汤。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美味”背后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涩”。餐饮业自古便是“勤行”,为了做好这家店,汪金雯每天天不亮就要去采购各类新鲜食材,从早上7点开始准备菜码、配菜、酱卤等餐品,忙碌起来一刻不停直至11点钟,这时各个餐品都已烹制完成,门外也陆续开始聚集起用餐的食客

说起苦,其实这些都比不上刚起步那会儿。最早的“大姨捞面”开在户外,那时汪金雯一年四季面对风吹日晒,夏天起痱子,冬天长冻疮,别提多苦了。让她坚持下来的,是这市井间的“人情味”。还记得刚开始大家捧场,每到中午面馆虽不像现在这样高朋满座,但也是陆陆续续食客络绎不绝,也许是捞面味道好,也许是汪金雯服务周到,也许是老主顾看她一个女人操持“买卖”不容易……

让汪金雯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天刮大风下大雨,面对恶劣天气,老主顾们不仅没有影响食欲,反而让她别担心,只要不淋雨就够了。接过捞面,食客们豪爽地脚踩积水,一边用胳膊搂着被吹得摇摇晃晃的棚子,一边大快朵颐将碗中的面条“风卷残云”。

就这样,“大姨捞面”逐渐声名鹊起,从路边小摊搬进了楼房底商,每天售卖的捞面,从20斤、40斤、80斤,增加到了现在的200斤,唯二不变的,是面的价格和面的“味”。

这个“味”,不是味道,再好吃的美食,吃多了都会腻,汪金雯的面,除了口味,更重要的是吃着让人舒服,因为她的面,就是一碗家常面,这面里拌满了“万家烟火”,“吸溜吸溜”一碗热面下肚,让人从心底感觉满足;因为她的人,积极乐观、热情爽朗,让小小的面馆无处不散发着天津人独有的特质,感染着来客。在这里,食客们吃下“烟火气”,沾染上浓浓的“天津味”。

(据12月1日天津日报 通讯员 王彬 罗研 李文文 赵文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