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安徽省有个地方显得非常突兀,那就是天长市,像一个拳头一样深入江苏境内,三面都被江苏省包围。是不是有些奇怪,天长市这个拳头,是如何形成的呢?

安徽滁州得名于滁河,西邻琅琊山,滁州古城在市区北面,西邻城西湖(西涧)。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滁州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有“安徽东大门”之称。天长南临长江,北枕淮河,东接高邮湖,北、东、南三面被淮安的盱眙县、金湖县,扬州的高邮市、仪征市,南京市的六合区包围,只有西边与安徽滁州来安县相接。

天长东西宽约53千米,南北长约56千米,面积约1770平方千米。天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成簸形倾向高邮湖。

1993年,天长县升级为天长市,仍属滁州市。天长市土地肥沃,物产富足,经济综合实力一直稳居安徽省县域十强。

天长市经济实力强悍和它距离江苏省会南京较近有一定关系,天长市到南京约75千米,到扬州约51千米。但是天长市到安徽省会合肥约210千米,到滁州约100千米。

天长受周边江苏省的城市影响比较大,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天长市不但距扬州比较近,两地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都有相似之处,天长方言属于以扬州话为主要代表的江淮官话。天长人一般很少去合肥和滁州,去扬州或南京的次数反而更多。

天长市这个拳头,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呢?

742年(唐天宝元年),天长始置县,为纪念玄宗李隆基生日(八月五日),割江都县、六合县、高邮县三县地置千秋县,属淮南道扬州(广陵郡)。后来千秋节改为天长节,千秋县也随之改名为天长县。

北宋时,包拯(包青天)曾在天长任知县(县令),此后才扶摇直上,官至枢密副使,形同宰相。

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天长大多和扬州、高邮、六合等绑在一起。元、明时才逐渐与今安徽省的城市联系在一起。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南京,他的老家凤阳等级提升,天长曾属安徽凤阳府。

图-航拍天长

清朝时,江南省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全国最富的地区,财税收入占全国三分之一。科举考试每次上榜的名单中,江南仕子能占半壁江山。加上江南一直是反清复明比较频繁的地区,清朝皇帝很不放心,遂大笔一挥,将江南省从中间一分为二,遂有后来的江苏省和安徽省。

当时安徽东部有盱眙县、泗洪县、天长县,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分界线其实还是比较平滑的,并不像如今那么突兀。1955年,为了治理淮河和洪泽湖(当时洪泽湖为江苏和安徽所共有),将安徽的盱眙县、泗洪县划给江苏,作为补偿江苏划了砀山、萧县给安徽。

盱眙县、泗洪县划到江苏后,安徽的地图上就留下突兀的天长县,像一个拳头一样深入江苏境内。如果走长深高速,从江苏淮安到南京,是要经过安徽天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