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杭州举行的

“2023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活动中

世界旅游联盟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联合发布了

《2023世界旅游联盟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其中

“云南大理凤阳邑茶马古道传统乡村的旅游振兴之路”

案例入选

据悉,案例由联盟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合作研究,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盟各会员单位、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支持,以可持续、可复制、可量化、创新性等为标准,遴选出中国26个省区市和3家OTA平台的50个典型案例,包括云南大理凤阳茶马古道传统乡村的旅游振兴之路、云南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云上花乡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等。案例介绍了各地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采取的措施、成效及经验启示,向全球推广中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果,助力全球贫困治理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2018年至今,世界旅游联盟已遴选发布了100个旅游减贫案例和150个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大理凤阳邑为何能入选

《2023世界旅游联盟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一起来了解一下

古道漫漫,驼铃声声

遗留下一地的文化与历史印记

历经千余年风霜洗礼的古宅里

还藏着白族人家的人间烟火

这里就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古村落——凤阳邑

(田维星 摄)

2021年5月

凤阳邑被列入

大理洱海海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

三个重点示范村之一

开启了“文旅振兴”模式

(田维星 摄)

凤阳邑没有“等风”

而是力图“制造风”

整合各级资金

小村子完成了28个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并利用老院落改造,引进了一批优质业态

其中一个项目

就是影视剧的拍摄

这部剧就是

《去有风的地方》

大理市太和街道凤阳邑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借力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定位“品质慢生活”,游客量从起初寥寥无几到如今人流如织,各类艺术家及特色产业品牌入驻,凤阳邑正逐步蝶变为大理旅游新热点,走出一条茶马古道传统乡村的旅游振兴之路。

据悉,凤阳邑村累计实施基础设施项目、文旅产业项目及党建活动场所项目共计19个,概算投资3505万元,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资金1058万元和州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 950万元,目前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特色村落雏形初现。凤阳邑村新增集体经济项目3个,分别为市委党校旁集体经济打包项目、马店和有风小院,实现资产性净收899.56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7万元,预计下阶段集体经济增收突破20万元。

主要做法

“影视剧+ 文旅振兴”新模式。凤阳邑全力争取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主拍摄基地“有风小院”落地凤阳邑,实现了“影视 + 文旅”的乡村振兴之路。随着电视剧热播热议,凤阳邑从制造 “风”到等“风”再到驾驭“风”,变被动为主动,迅速打开知名度,辖区游客量和关注度持续攀升。在《去有风的地方》电视剧播出前游客已达每天50-100人。在电视剧播出后,游客数量骤增,2023年春节人气最旺期间,每日游客量突破1万人。而7—8月暑假,凤阳邑日均游客人数持续在5000人以上。凤阳邑游客量成几何倍数增长,一度增至 50 倍次以上,有力引流支撑全市文旅产业。

提出“品质慢生活”定位。凤阳邑集中精力在“高品质”和“慢生活”两个点上做文章,力求以高品质的点带动慢生活的面,形成良性集群效应,激活文旅振兴。在古建风貌修复中,坚持将古建质感韵味注入每一栋建筑、每一面石墙和每一块牵马石,以品质风貌应景凤阳邑滇藏茶马古道独有的“爷爷牵马、奶奶背盐的历史乡愁”;在沉浸式场景打造中,突出凤阳邑“草帽街”“茶马道”等独特村貌,引导村中老奶奶集中展示编草帽,老爷爷牵马等,营造突出独特的茶马古村味道。“寻文访艺、新雨听竹、山中静居、围炉煮茶、饮风酌酒”正在成为凤阳邑品质慢生活的生动写照。

(魏晨红 摄)

坚持高品质业态导入。凤阳邑集中力量围绕文创、茶马、非遗、餐饮、旅居等优质业态做好 “双招双引”工作。引入华策影业以刘亦菲、李现为主演的剧组入驻凤阳邑拍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并共同经营拍摄基地;引入陈苍号茶叶有限公司,与村集体共同经营村史馆和发展茶文化产业;引进南京先锋书店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引进和支持一批知名文艺家常驻凤阳邑。通过品质企业入驻、品质文创出新和品质艺人代言,全面带动凤阳邑“品质慢生活”文旅振兴事业快速发展。

(云南陈苍号茶业 图)

经验与启示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独有的“乡土烙印”。凤阳邑作为茶马古道上的传统村落,始终在时代变迁中坚守茶马传承,每一尺古道、每一座马厩、每一块马踏石,都深深标记着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应景了凤阳邑滇藏茶马古道独有的“爷爷牵马、奶奶背盐的历史乡愁”,形成独有的文旅新名片。

(王泽航 摄)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原生的“乡土人才”。凤阳邑村始终坚持以村民为核心,重视村民的主体性地位,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共享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调动农民建设村庄、保护村庄和发展村庄的主观能动性。

(王泽航 摄)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完整的“乡土产品”。 《去有风的地方》把凤阳邑推向了世界,也把编草帽、做扎染、制土陶、印甲马、压沱茶等乡土生产生活产品与围炉煮茶、饮风酌酒、野水浮幕等城市向往生动结合,形成独有的旅游产品体系,壮大了乡村产品供给能力和产业生命力。

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凤阳邑古村落片区基础设施、环境美化及旅游配套设施等项目落地建设;持续以“品质慢生活”为核心打造发展,严格控制产业及项目布局,主动招商、精准招商,引入承接品质慢生活的国内外优秀企业进入,打造一些高端书院和酒店项目。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美溶 整理

资料来源 世界旅游联盟、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杨金敏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