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河南有一个收废品的老头在乡下吆喝,一个农妇请他进门。进来后,农妇在整理废品,老头突然看到她家桌上的“萝卜白菜”,就问她:“这两个东西,100块卖不?”

1995年的河南,阳光照耀在一条宁静的乡村小路上。在这条小路上,有一个身材瘦弱、满头白发的老头。他肩上扛着一根长竹竿,竹竿的两端挂着几只破旧的大布袋。老头走得不快,但步伐坚定。他的声音沙哑但响亮,吆喝着:“收废品啦,收旧报纸,旧铁器……”
此时,一位身穿花布衣裙的农妇,从一间破旧的土砖房里探出头来。她的脸上带着犹豫和好奇:“老伯,进来看看,我们这儿有些旧东西,不知道你收不收?”她的声音透着一丝乡土的纯朴。
老头转过身,朝她所指的方向走去。他踏进了农妇的家中,一个典型的农家小院,院子里堆放着各种杂物。农妇指着一堆看似无用的废品,说:“这些都是些旧东西,你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
老头开始仔细地翻看这些废品,他的动作很轻,仿佛怕打扰了沉睡中的宝藏。突然,他的眼睛定格在桌上的两件小物件上。那是一棵白菜和一根萝卜,放在一个破旧的瓷盘上,被随意地摆放在一旁。
老头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那两件物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专注和惊喜的光芒。那白菜和萝卜表面的纹理清晰可见,颜色自然,犹如真菜一般。他伸出颤抖的手,轻轻地触摸着,仿佛在和这两件艺术品进行沟通。
过了一会儿,老头抬起头来,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这两个东西,100块卖不?”他的声音尽力保持平静,但言语中难掩急切。
农妇听到这个价格,一时间愣住了。她迅速转过身,眼睛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她走过来,几乎是贴近老头的耳朵,激动地说:“真的?100块钱?当然卖啊!”
这时,她的丈夫刚好从外面走进来。他的出现打断了这激动的氛围。看到老头,他皱起了眉头:“你是来收废品的吗?这两个东西要卖100块?不卖,不卖,你快点走吧,她一个老婆子可不知道。”
农妇还想说些什么,但在丈夫坚决的态度面前,只得无奈地看着老头离去。老头的身影渐渐远去,留下的是一片沉默和思索。
而这道“萝卜白菜”的来历也是一段奇妙的故事。原来,这两件物品是农妇的丈夫老王头在自家地里偶然挖到的。当时他在挖红薯,意外地发现了它们。初看之下,他甚至以为是普通的蔬菜,但细看之下,惊讶地发现这是两件艺术品。
老王头将它们带回家,洗净后,觉得颇为好看,便将它们摆放在桌上,成了一道不起眼的装饰。直到今天,老头的出价让他们意识到这对“萝卜白菜”或许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有价值。
事后,农妇斥责丈夫的糊涂,但丈夫却有自己的见解。他说:“你想,一个收废品的老头,怎么会愿意出这么高的价钱?这说明它们的价值远远超过100块。”农妇听后也觉得有道理。
正巧,河南博物馆正在乡下收集文物。老王头便带着自己的宝贝去了博物馆,希望能得到一些专业的鉴定。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两件作品非常感兴趣,但无法立刻确认它们的价值。专家们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两件作品其实是珍贵的象牙雕刻,制作工艺精细,色彩鲜活。特别是它们采用的是矿物质着色技术,这使得作品即使历经岁月,色彩依旧鲜艳,不会褪色。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两件作品被推测产于清朝乾隆时期。那时,乾隆帝非常喜爱象牙雕刻,甚至不惜重金购买非洲高品质象牙。这些象牙经过宫廷工匠的巧手,变成了无数精美的艺术品。而这对“萝卜白菜”,可能正是那个时代皇家工匠们的杰作。
了解到这对“萝卜白菜”的不凡价值后,老王头和妻子决定将它们上交给国家。河南博物馆为表示感谢,给了他们800元奖金。
这对“萝卜白菜”很快成为河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城市里的家长们纷纷带着孩子们去博物馆参观,希望孩子们能够从这段历史文化中学到东西。然而,对于乡下的孩子们来说,博物馆依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文物的价值,还反映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其意义远超过教科书,能够让人们亲眼见证历史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