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评论员陈江
时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首届良渚论坛明日起在杭州举行。以“良渚”为名,深化和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使绵延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青年,正是这勃勃生机的源泉、力量、希望和未来。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书写着中华民族代代青春使者的初心和使命。张骞25岁,第一次出使西域。此后他的人生岁月,都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高僧玄奘首次踏上西行之路,才29岁,从此佛法和丝绸之路便成为他终生的事业;而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也不过34岁。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丽航程,不仅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更是一次文明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历史大事件。他们不畏艰险,用脚步丈量着丝绸之路,为青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写就了辉煌的篇章。
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总是在青年身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青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还在共同的发展中找寻人生的机遇。他们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倡议有机结合,在沿线城市,展开青年人才对话;又在圆桌会议上,开展文化交流互鉴。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与和平的桥梁。现代青年以奋斗者的姿态,挥洒汗水,燃烧激情,彰显丝路光影里的中国担当,谱写青春岁月里的奋斗之歌。
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青春总是文明对话中最澎湃的力量。实际上,青年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理念、原则、目标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追求是相契合的。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携手中国人民大学,通过新时代国际传播研究院发起的一项全球问卷调查显示,在18至44岁的受访者中,高达84.6%的受访者对“丝路精神”表示认同: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这足以表明,丝路精神彰显着开放包容的心胸气度,闪耀着互学互鉴青年命运共同体光芒。
事实上,中外青年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各自文明的滋养。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因“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他们,走到一起来了。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所以青年要承担起“民心相通”的责任,尽早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世界眼光,打破沟通交流的障碍,像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一样,播下文明的种子,开花结果,用青年力量书写新的中国故事,演绎出携手合作的繁荣景象。这样的信念,奔腾于历史,涌动于血液,历久弥新。
良渚论坛,其内核是关于文明的对话。这场对话,事实上也是关于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今日之青年,明日之栋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所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关键在青年。文明的共生与共长,既是时代的课题,也是年轻一代的使命,需要各国青年携起手来,面对世界之变、历史之变,以青春之力共创美好未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