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对俄中关系作出了积极评价。他表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并在不断发展,两国间关系是21世纪大国间合作的典范。

您作为俄罗斯驻华大使已经在中国工作了一年多。在过去这段时间里,什么令您印象深刻?您能分享几个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小故事吗?

莫尔古洛夫: 中国是一个令人称奇的国家。在这里,仿佛时间都流逝得很快。在过去的一年中,俄罗斯国内政治和俄中双边议程中均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因此,时光似是转瞬即逝。

我是在中国最重要的国内政治活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几周抵达中国的,这次大会确定了中国的发展战略。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快速摆脱了疫情影响,加速恢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我看到了中国政府果敢且始终如一地采取措施,推动国家经济结构重组并使其迈上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就双边议程而言,最重要的事件无疑是中俄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访。首先,习近平主席在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的十天内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10月,普京总统作为主宾出席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俄中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长达15个小时的面对面会谈。这些互信交流确立了俄中战略关系,并对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规划。

回顾人文交流活动,就不得不提在“中俄体育交流年”框架下,于今年5月在重庆举办的第九届中俄青少年运动会。此外,今年6月,举世闻名的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指挥家为弗拉基米尔·格尔吉耶夫)以及柴科夫斯基交响乐团(指挥家为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在长城脚下专设的舞台上进行了演出。这场精彩绝伦的演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俄关系?您认为,在过去一年中,中俄关系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地缘政治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是否对两国间互信构成了影响?

莫尔古洛夫: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并在不断发展。两国间关系成熟、可持续,俄中高度互信、相互尊重、兼顾彼此核心利益并互予支持。俄罗斯和中国都是世界大国,拥有强大(且正在继续变得更强)的综合国力,经济和科技领域潜力巨大。最重要的是,两国人力资源禀赋——我们拥有各领域的人才。

诚然,不断加强的俄中战略伙伴关系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有时,一些不怀好意者甚至会蓄意炒作俄中关系,炮制俄中合作威胁论,进而开展“黑公关”。

任何理智的人都会意识到,俄中两国的紧密联系对于全球和地区稳定极为重要。两国元首多次强调,俄中关系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俄中不是政治军事联盟,但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政治军事联盟。俄中的合作形式能使两国更灵活、更高效地应对各类挑战。两国关系稳固持续,使双方能在严格捍卫本国利益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各领域互利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俄中开展协作的另一个“基石”是两国在国际及地区关键问题上持高度相似乃至相同的立场,同时对发展国际新秩序的逻辑持相同看法。我们共同主张构建更具代表性且民主的国际秩序,兼顾国际事务进程所有参与者的利益。这一原则性立场得到了国际大多数国家的广泛响应和支持,但却引发了部分西方国家的“过敏症”,因为他们不愿接受自身霸权已逐渐式微的既定事实。显而易见的是,俄罗斯和中国都已经准备好与所有愿意开展平等对话的国家进行务实互利合作。

当今,地缘政治格局正经历巨大变革。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和中国成功向世界证明,即使面临国际舞台上冲突和对抗加剧等严峻挑战,俄中伙伴关系仍是坚不可摧的,双边互信程度已得到提升。莫斯科和北京已做出了战略选择,即无论面临何种不利的外部因素,两国都将进一步开展合作。

过去的一年半的确是对俄中关系稳定性的一次测试。如今我们可以确信地说: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这场测试。在实践中,这体现在双边贸易额的稳定增长(增幅达到百分之几十)、双边贸易中本币结算比例显著提高、各领域协作不断增强,尽管我们正面临对手的讹诈和威胁。毫无疑问,这一积极趋势将进一步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和中国创造了大国关系的“新范式”,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这对当前国际秩序有何影响?

莫尔古洛夫:我认为,俄中关系是21世纪大国间合作的典范。

俄中是大国,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此同时,自主决定本国发展道路、捍卫真正的主权——这是两国共同秉持的核心价值。俄罗斯和我们的中国朋友都不愿在国际关系中扮演“附庸”的角色,也不打算将我们的发展逻辑强加给其他伙伴。

这些基本原则适用于当前大规模双边合作的各个领域。在此基础上,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不断变强。今天,我们的国家间合作已在世界舞台的多个层面成为负责任行为的典范,为瞬息万变的动荡世界注入稳定性。

莫斯科和北京在世界舞台上密切协调配合,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持相似立场。我们坚持主权外交政策,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维护国际法至上原则,这引起了国际大多数国家的共鸣。我们将继续密切协调外交立场,捍卫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推动构建更加公正、民主的世界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双边关系将在哪些领域得到进一步强化?

莫尔古洛夫:就务实合作而言,我想指出,尽管当前地缘政治局势较为复杂,但俄中经贸关系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今年1月至10月,双边贸易额突破1960亿美元,同比增长27.7%。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年,双边贸易额将突破两国元首设定的2000亿美元的基础目标。

众所周知,能源是俄中经贸合作的“火车头”。我们知道,中国高度重视能源安全,有意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因为俄罗斯是可靠的能源供应国。在向中国市场出口原油、煤炭、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等方面,俄罗斯处于领先位置。此外,两国能源领域合作并非仅局限于原材料贸易,还涉及共同实施大型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如液化天然气生产、天然气管道铺设、油气田开发及开采、和平使用核能及天然气化工产品等。这项工作极具战略意义,因为它为未来数十年的能源领域合作奠定了基础。

我们看到,加大俄罗斯农产品对华供应具有巨大潜力。截止目前,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仅占中国总进口量的4%。与此同时,据我们了解,俄罗斯的水产品、肉类、谷物和油料在中国的需求量很大。

此外,俄罗斯在加大对华出口矿石、各种金属及金属产品、纸浆及纸制品、化工产品(主要为化肥)等方面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正加大向俄罗斯出口计算机设备、手机和各种车辆(包括小汽车、卡车、公共汽车、特种车辆及其零部件)。我们注意到,中国合作伙伴有兴趣在俄罗斯投产,并与俄罗斯汽车等工业领域运营商开展合作。

我们将与中国朋友一道,继续为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付出不懈努力。在此背景下,根据两国元首于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通过的《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所明确的发展方向开展系统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总统近期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表达了对该倡议的支持。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俄罗斯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亚国家发展合作的行为保持“警惕”。您对此有何看法?俄罗斯如何看待中国在中亚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莫尔古洛夫:我们对所有国际社会成员,特别是中国和中亚国家等对俄友好国家之间发展平等互利的合作持积极态度。我们认为,中国和中亚国家加强各领域协作是维护本地区稳定、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亚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福祉符合俄中双方的利益。我们愿加强相互协调,支持中亚国家捍卫主权及国家发展。我们绝不接受外部势力干涉地区事务或引入“颜色革命”。中国在发展与中亚国家间合作方面所采取的方式与美国及其盟国的政策构成了鲜明对比。我们注意到,美西方正企图用老办法向中亚国家施压,这与不干涉主权国家事务的原则背道而驰。西方集团企图从推动反俄反华议程的角度来看待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这是不可接受的。这与我们的做法截然不同。

我们相信,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为我们推动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协作、共建大欧亚空间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符合普京总统关于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倡议。

在过去两年中,俄罗斯是否调整了本国外交政策路线?有观点认为,为应对西方制裁和外交孤立,俄罗斯正寻求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接触,并通过与中国、印度、越南等国进行联合演习,加大本国在该地区的重要性。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吗?

莫尔古洛夫:有人认为,由于与西方的关系恶化,俄罗斯正在向东方进行所谓的转向,我绝对不同意这种看法。俄罗斯一直是亚太地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俄罗斯在制定多领域外交、经济和投资政策时,始终将这一方向的巨大优势纳入考量。

多年来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开展广泛合作。俄罗斯在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加强本国国防能力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其中许多国家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伙伴。

我们正通过现有的多边机制加强合作。上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架构中的核心要素。俄罗斯与东盟的关系已步入第40年,明年是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五年。俄罗斯积极参与东盟主导的各类活动,如东亚峰会、东盟地区安全政策会议、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等。得益于上述工作,我们已为进一步发展与亚太地区的多领域协作奠定了必要基础,并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与该地区各国的多层面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