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北京房姐,资深房产投资专家。目前已为10000+人提供买房最佳解决方案。房姐不像其他自媒体遮遮掩掩的让你摸不清头脑!房姐属于实战派只说对你最有用的操作和建议。

买房问题可私信提问

说说最近市场大家的心态,房子看好了,但是价格有差距,买卖双方一个不愿意加了,一个不愿意降了,怎么办?

表面这是一个简单的买卖谈判,但其实背后这代表着的是一个市场的变化!

为什么卖家不愿意降了?

通过最近我们粉丝在谈判中的几个业主反馈,很多卖家的心态是市场不好我认可,但是我的房子已经降了不少了,不接受继续往下降价了,这类业主大部分都是诚意卖,但是急迫度没那么高,说白了就是还没急到那种份上,同时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些房子都不差,基本上都是属于二·八里面的二,这就是支撑这些卖家们不愿意继续降价了得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我们分析一下这些业主的卖房原因,基本都是置换,而且换的房子都不差,既然是好房子,那价格肯定也是相对比较坚挺的,所以,这就是导致有些不错的房子价格砍不下来的原因。

当然有些人也会说,今年北京很多地方都降得很多呀,有些房子甚至大几百万的往下降,对没错,确实是这样,不过这些房子要么卖家很着急,有的是买了房子了,有的是资不抵债了,有的是要出去润,所以急着出手,要么就是房子有瑕疵,所以降价幅度比较大,除了这几种情况之外,其他都是正常降幅。

还有一种情况我也要说说,因为微信经常会有粉丝留言咨询远郊区和近郊区的房子,比如平谷、密云、怀柔等,再比如大兴,房山,门头沟等,我今天再次申明一点,这些地方的房子,全部不看好,记住是:全部,我也不会去剖析这些地方,完全没有意义,所以今年这些地方的房子大降价,不具备参考价值,因为本来就该降,即便放开限购也没用。

为什么买家不愿意加价?

这个很好理解,市场不好,对未来没预期,所以就不愿意加价了呗,但是基于北京市场的需求大部分都是改善自住为主,所以很多人此时此刻买房的想法是,只要房子好,价格便宜点,做到尽量安全垫高一些上车,就敢于出手买,所谓的安全垫就是,哪怕市场短期内仍然有下降的风险,但也不会赔太多了,其中大部分人的参照标准是在刚成交价格的基础上,再便宜一些。

不同的板块,不同的小区,成交价和降幅程度都不同,最近我们统计了一些数据和跟踪了一些买卖双方,发现了新的市场规律!

海淀,西城,东城,通过这一轮的市场淘汰制,可以说已经是妥妥的老大了,(东西海的老破小学区房今天我们不讨论哈,改天我会专门写一篇关于东西海老破小学区房的文章),我说的老大是指东西海的次新,虽然这一轮市场中,东西海的次新也有很多降价的房源,但不是普遍,而是个别,且平均降幅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区,这背后是基于强大的购买力在支撑,购买力主要来自于:企事业单位,高等学府,高科技,商业大佬,金融大佬,当你能看懂这些购买人群的时候,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东西海的次新抗跌了,其中还有一个特点,这些购买力群体的杠杆低、资金沉淀厚,所以当市场遇到蒸震荡的时候,这些地方的房子不会大跳水。

反观其他区就完全不同了,包括2023年上半年GDP排名前四的朝阳都不行,在这一轮市场中,啪啪打脸,老房子不抗跌,次新也不抗跌,我们跟踪数据分析后发现,第一朝阳可替代产品太多,直白点就是次新盘太多了,没有稀缺性,第二朝阳的购买力不强,众所周知朝阳的主要构成结构以外资企业和私人企业为主,企事业单位为辅,外资企业这几年的环境不景气,这个想必大家也都明白,就不展开分析了,而私企这几年经过疫情的创伤以及经济周期等错综复杂的原因,也一蹶不振,所以最终使得朝阳的购买力大打折扣,这里是今年朝阳降价降得比较狠的原因。

还有很多区,比如亦庄,亦庄作为经济开发区,经历了十几年的建设和沉淀,终于在2020-2021来了一波大牛市,记得没错的话,亦庄的涨幅应该是当时的北京之最了,涨的太快了,膨胀了,所以回调的也多,今年亦庄也回调了不少,再比如通州,唉,说起通州,就一个字“惨”,四个字“惨不忍睹”,16年之前买房的人还可以,16年之后买房的人全被套牢了!其他区今天就不展开说了,没兴趣,也不想说!

最后,还是给大家总结一下,当下的市场确实差,可是最近也有好的市场表现,成交量确实在回升,背后的功劳主要源自于价格降打下来了,所以需求就出来了,到底要不要现在买,我认为主要取决于房子和价格!(价格可参考近期园内成交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