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提示:本文旨在探讨如果阅读传统中医经典,不是主讲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文中偶尔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若要使用医疗处方请依法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脏小补汤:用味2+体味1+化味1

五脏小泻汤:体味2+用味1

二旦四神汤:每一方跨治三“淫”,也符体、用、化规律:

青龙汤——味辛:正治湿(木克土)——用,本肝(主理风)——化,逆治燥救肺——体。

白虎汤——味酸:正治风(金克木)——用,本肺(主理燥)——化,逆治热救心——体。

朱鸟汤——味咸:正治燥(火克金)——用,本心(主理热)——化,逆治寒救肾——体。

玄武汤——味苦:正治热(水克火)——用,本肾(主理寒)——化,逆治湿救脾——体。

阳旦汤——味甘:正治寒(土克水)——用,本脾(主理湿)——化,逆治风救肝——体。

(阴旦汤与阳旦汤基本相同,但兼味苦,兼能降火,扶阴)

例如:伤寒论明言,桂枝汤(小阳旦汤)味甘,酒客不宜。也就是说,阳旦汤,整体上是味甘的——组方所有药味整体化合出来的味是甘的。

其它方的整体之“味”,读者自行体会。

五脏补汤和五脏泻汤,只是五脏的用味或体味中的一种出现了偏倾。

二旦四神汤则是五脏的体味与用味同时出现了偏倾,导致不能“化”出新的味——“化味“。用现代医学名词来说,是该脏的代谢出来了更严重的障碍。

破解汤液经法图中的这一秘密,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破解现代医学上的多种难题,比如糖尿病问题,比如痛风问题……

炎黄国医学者吴越

2023年12月4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篇短文,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对于文中所提示的方法,请深思、慎用。如遇疾病,建议寻找专业医师帮助。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的一点见解而已。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

总之,学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确的开启方式!

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的著作、文章或课程(包括由浅入深的《经方直用》与《经方深用》等不同阶梯的课程)。

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A、普及系列:自助中医普及课程(非执业中医师的业余中医课程)

B、经方课程:《零基础·从经方开始·系统学中医》(业余人士与专业人士均适合)

C特别系列:中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D、经典系列:伤寒金匮解读-以经方逻辑贯通理解全书

E、深造系列:中医博通升华创新-深研生命科学、人体科学,博通医理,从容应用

F、医道系列:解读黄帝内经-通过解读黄帝内经传承医道

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