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对于日军来说,刚20岁出头的莫林就是一根刺,因为他们每次的行动,不止一次被莫林及其战友破坏。

被日军俘获后,莫林以本名“姚世瑞”隐藏住了自己的身份,但还是难逃被活埋的结局。就在死亡降临之际,一名日军因贪财却意外帮助她逃过一劫。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01“弃文从武”

1920年12月,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的莫林,本名叫姚世瑞。

姚家是当地出了名的大家庭,常常救济周边无家可归的流民,只要生了病乡亲们都会来到姚家,因为这里不仅诊费便宜,还能讨要到一些粮食。

受家中长辈的影响,莫林自小便懂得,人活一世要为了大义而不是自己。

优渥的家庭环境,给莫林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在其他同龄的女孩还在家中帮助父母干农活,等待出嫁时,莫林已经成了家乡小有名气的“才女”,国小里出名的小诗人,常有诗文刊登在校报上。

如果没有战乱,她或许会按照这条既定路线一直走下去,成为一名出名的作家。

莫林夫妇(1952年)

可随着战争的爆发,莫林便明白只要一天不把敌人赶出国土,她就无法安心坐在书桌前写作。

为了莫林的安全,姚父忍痛将女儿送去了离家几百公里的新式学校,因为那里有他认识的熟人,可以保证女儿的安全。

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莫林,便很快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与民主”等新文化思潮,她和同学一起走上了街,用简易的自制话筒向民众宣传道:

“打倒卖国贼!”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关注时局的莫林很快便收到了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年仅15岁的她不愿再坐以待毙,她不想再做一个只会喊口号的普通学生。

莫林主动找到与红军队伍有联系的老师,向对方表达了自己想要加入军队抗战的想法,但老师以莫林年纪还太小为由,婉拒了她。

姚父在得知女儿想要加入军队的想法后,吓得连夜从家乡赶到了学校,将女儿带回了家。

姚父知道莫林的性格,只要是女儿决定好了的事情,没有一个人能拦得住她。

如果他不提前把女儿带回家,或许女儿早已做好了偷跑加入军队的决心,15岁的女孩,身上没有一分钱只有想加入军队抗战的赤诚之心,这怎么不叫人担心呢?

但不管姚父怎么嘱咐下人看住女儿,莫林却总有办法逃出自家宅子,参加当地有志青年组织的抗日宣传活动。

1937年,这个年仅17岁的小姑娘偷偷跑出家门,响应了共产党“到敌人后方去,为保卫祖国而战”的号召,报名参加了八路军。

但这一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姚父那边,他扔下自家药铺,便到队伍里抓回了女儿。

这是他第一次对女儿动怒,“我只想让你好好活着,你非要冒这个险干什么?”

莫林在自己的房间被关了整整一个星期,好在有弟弟姚世虎的帮助,她才能和自己的伙伴重新联系起来。

年幼的弟弟并不明白姐姐为什么要这样做,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亲眼看见日军强占无辜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的他,渐渐懂了姐姐心中那份信念。

姚世虎在阅读了姐姐的文章后,心中也升起了参军抗日的念头,就像姐姐在纸上写的那样,如果连敌人都赶不出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他们还能安心做什么事呢?

1940年,莫林终于说服了父亲,带着14岁的弟弟参加了新四军。

接受过系统学校教育的两姐弟,很顺利地通过了入伍的文化考试,以高分成绩被分配进了江苏如皋西站区。

莫林在西站区担任武工队政委,姚世虎因为年纪原因被安排进了小通讯员班,接替姐姐的“文笔”开始为部队撰写文章。

决心弃文从武的莫林,在离家前将自己的所有文章都锁进了一个木盒里,她立誓要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解放初,莫林(前排中)与战友们在南通合影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她将本名姚世瑞隐藏,成了闻名于军队的“双枪老太婆”——莫林。

02险境求生

进入组织后,莫林便一直留在文职岗位上工作,但这并不是她所愿的,她加入组织是为了能够真正站上战场杀敌。

于是莫林主动向组织申请上战场,但组织以她“枪技不够熟练”为由拒绝了她的申请。

为了尽快上阵杀敌,莫林每天都会抽出一段时间,主动向枪法高超的同志学习,日复一日的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莫林很快通过了组织的考验获得了专属于自己的配枪,成了人们所熟知的“双枪老太婆”。

莫林的日常任务便是带着手下的战士们,破坏日军的交通、炸毁他们暂居的营地和敌人的军火库、粮仓,成了日军的眼中刺。

日本军官不止一次下发通缉令,在军队驻扎的地区四处搜查这个屡次破坏他们行动的新四军。

为了隐藏身份,不过刚20岁出头的莫林,总是将自己打扮的十分土气显老。

久而久之,与莫林不熟悉的同志便都以为她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太婆”,根据地的乡亲们也都以“双枪老太婆”代称莫林,称赞她的枪法了得。

那几年,莫林几乎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组织安排下来的任务,成了武工队公认的优秀同志。

她的任务除了破坏日军的据点之外,还需要为组织传递重要情报,每当莫林将情报藏在鞋里,装扮成为一个普通老太时,便能轻松逃过敌人的监视。

在一次攻打日伪据点的工作中,莫林事先预判敌人的行动,指挥身旁的神枪手,前占先机打掉了敌人的指挥官。

日军一见指挥官身死,顿时变得像松散的蚁群,不知所措四处逃窜。

但在一次任务中,莫林便不幸被捕,为了救回还留在敌人扫荡区域的战友,她不顾自身安危引开了一群日伪军。

有两份十分重要的文件在日军扫荡“清乡”过程中意外丢失,他们必须抢占先机将这两份文件寻回,不然组织的秘密行动将会被日军全部知晓。

莫林假装意外暴露在日军眼前,随后便将日军引向相反的道路上来,原本就已破损得不能再穿的草鞋,在剧烈地奔跑中彻底断开了线。

莫林赤脚奔跑在路上,乡间小道上全是泥沙和石子,她一踩下去便有鲜红的血迹映在黄土上。

好在不远处有一片芦苇林,莫林机智地钻了进去,但奈何脚上的伤,让她无法再全速奔跑,很快便被日军抓住。

“你认不认识你们队伍里的莫林?她长什么样子?”

日本军官凝视着她,而莫林正被绑在行刑架上被日军折磨的满身是伤,她朝日本军官吐了一口血水,不再说话。

这时的莫林已经卸去了老太婆土气的模样,20岁刚出头的稚嫩模样与日军印象中的“双枪老太婆”截然不同。

“那女人多次破坏我军据点,如果你如实交代,我可以考虑一命换一命。”

她冷哼一声硬气地表示自己并不认识什么叫莫林的人,自己叫姚世瑞,任日军怎么打骂她都不会透露出一个和组织有关的信息。

气急败坏的日本军官立即下令要将莫林活埋,而这时走过来了一个汉奸,谄媚道:“她家在本地很有钱,杀了她也没什么用,不然…”

听完这人的话,日本军官点了点头同意了他的提议,因为莫林多次破坏他们的据点,很多物资都不够了,这正是急需要钱的时候。

得到日本军官准许的汉奸耀武扬威地走进了姚家的大门,一开口便将姚母吓晕了过去。

为了救回女儿姚父只好忍痛出掉了自家的药铺,凑齐了赎金,可狡猾的日军丝毫没有想放人的打算。

好在党组织通过内线打通了关系,在敌人内部制造矛盾,成功救回了莫林。

一出狱满身是伤的莫林终于有了机会重见自己的父母,父亲的白头多了许多,母亲的眼睛像是浸泡在水中一样,始终红肿着。

投身革命这么多年,唯一让莫林感到对不起的人只有自己的父母,她向父母哭着说:“对不起,因为我让你们受了这么多苦。”

姚父坐在床头,轻抚着女儿的头发,笑着表示不辛苦,姚家出了这么两个有骨气的孩子是他们的福气。

在家养好伤后,莫林便告别父母,拿起自己双枪重新回到了组织。

而历史上像莫林这样的抗日女战士并不少,她们以超出常人的胆魄,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03历史上的抗日女战士

1932年,战火蔓延到了李允华的家乡,目睹日本帝国主义在家乡烧杀抢掠行径的她,决心要参加本地的抗日游击队。

年幼的李允华被分配进了游击队组织的儿童团,负责给组织传递情报,在和其他小伙伴的合力下,游击队儿童团成功破坏了敌人的阵地。

恼羞成怒的日军很快便掌握了儿童团团员的名单,秘密拟定了一份逮捕儿童团员的行动。

好在抗日游击队提前获得情报,这些儿童团员才得以逃过一劫,日军烧毁了李允华家的房子,使得一家人只好离开家乡去亲属家寻找住处。

可李允华却不愿意走,她想参加抗日游击队把鬼子赶出中国。

“你不跟我们走,被那些人抓去就是被砍头呀!”李父焦急地说,泪水在眼眶打转。

李允华心意已决,找到抗日游击队的首长说明了自己的情况,留在了队伍里。

1936年,李允华所在的抗日游击队被正式收编为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拥有丰富抗日经验的她留在了根据地,担任组织妇女开展支前工作的小组长,为抗战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赵昭老人也是昔日的抗日女战士,17岁就加入进八路军的她和其他革命战士一样,终其一生都在为国家献力。

八年抗战期间,赵昭一直留在晋鲁豫解放区工作,她在多个农村之间穿梭,建立抗日政权给当地的村干部讲课,团结了一大批爱国民众,也鼓舞了一大批想要参军的有志青年。

由于敌人频繁“扫荡”,赵昭等人只能不停转移,每天走上百里的路已经是司空见惯。

因为条件艰苦,八年时间里赵昭几乎没有认真地洗过一次澡,身上、头发上长出虱子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事。

为了完成组织安排下来的工作,刚生产完不久的赵昭只好“扔下”自己的女儿,转移回根据地。

直到二十年后,母女俩才得以重见。

为了抗战事业,大多战士都身不由己的选择了舍弃小家,李允华、赵昭如此,莫林亦是如此。

抗战胜利之后,姚世瑞便一直以“莫林”之名示人,她也终于有机会能重新拾起自己的笔,重寻自己的文学梦。

晚年莫林(右)与文友们交谈

她先后出版了《小路集》、《还我梅魂》、《风雨萧萧》等诗集,并在94岁那年加入了上海市作家协会。

莫林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那一段英勇奋斗的历程,尽管年岁已高,但每当她重忆那段峥嵘岁月时,精神依旧矍铄,仿佛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越来越多亲历这场战事的老人离去,我们没法再亲自听他们讲述这些历史,但只要我们能时时刻刻将其记录下来,文字总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

老战士们对党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也会通过文字的形式,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文献

1. 中国财政《烽火岁月的记忆——访抗日女战士赵昭》

2. 上海交通大学《校党委书记杨振斌看望抗战前离休干部、百岁寿星莫林老师》

3. 新民晚报《十日谈·我的红色基因|在“双枪老太婆”的激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