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陌(富书专栏作者)

生活中,我们时常羡慕那些头脑清晰、决策果断、做事高效之人,而自己在面对问题时,却总是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其实,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受到自我局限和行为习惯的束缚。

瑞·达利欧在《原则》中说:“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自我进化。

只有认清自身的局限并突破它,才能实现更好地成长。

掌握了下面这3个定律,会让你变得更加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盖定律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森林中住着一群猴子,它们白天觅食,晚上休息,生活十分规律。

有一天,一只猴子无意中捡到一块手表,经过研究,这只猴子明白了手表的用途。

此后,所有的猴子都来向它请教时间,这只猴子便担负起为猴群规划作息时间的重任,并被推举为猴王。

猴王发现手表能带给自己好运,便四处寻找,于是又捡到两块。

可是,这三块手表的时间却不一致,猴王很困惑,不知道哪一块才是正确的。

当猴子们再向它问时间时,猴王变得支支吾吾、莫衷一是,威望迅速下跌,猴群的作息时间也乱了。

这就是英国心理学家萨盖提出的“萨盖定律”,也叫“手表定律”。

同时拥有多块手表,不但不能更准确地判断时间,还会让人陷入混乱、无所适从。

同理,同一时间去追求多个目标,也会让人顾此失彼、一无所成

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想法和愿望层出不穷。

今天想提升专业技能,明天又想投资创业;

今天想学表演,明天又想学画画;

今天想当律师,明天又想做记者。

结果,所有的想法最后都只是“想法”。

德国剧作家莱辛说过:“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确定好目标,是所有努力的开始和前提,目标坚定的人,才不会迷失方向。

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毕业时,也曾迷茫,他想当老师,但又对歌唱事业充满热爱。

举棋不定时,父亲对他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的话,那你也许会从椅子间的空隙里掉到地上。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听了父亲的话,帕瓦罗蒂果断定下目标,并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名世界巨星。

扎克伯格说:“一个人真正的目标感在于,意识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在行动上心无旁骛、朝它靠拢。”

确定目标的过程,就是愿望排序的过程。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自己最喜欢的选项,然后全身心投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8小时定律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听朋友说运动健身瘦了5斤,便下决心自己也要去办张健身卡,结果却因各种原因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

看到别人推荐一本好书,想着周末也找来看看,结果就忘了;

得知做自媒体赚钱,自己也跃跃欲试,打算过几天报班学习一下,结果又被各种顾虑打消了念头

当人们想做一件事情时,如果在48小时内没有采取行动,就很容易忘记或放弃,这便是“48小时定律”。

意愿在刚产生时最为强烈,倘若没在这个最佳时机采取行动,便容易不了了之。

每次见到表姐,只要提及与赚钱相关的话题,表姐便后悔不迭。

原来,表姐早些年来过一次北京。

当时她吃过一碗米线,觉得味道很好,还经济实惠,便萌发了开一家米线店的想法,她说:“老家还没有这种店,开一家应该能行。”

大家建议她先找个地方学学,或者加盟个连锁店。

表姐说她回去以后研究研究。

结果,回家后忙于一些琐事便把这件事给忘了,过段时间想起来,也没了创业的激情。

过了两年,老家相继开了两家米线店,且生意红火,表姐这才懊悔自己错过了最佳的赚钱时机。

著名投资人孙正义说:“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再好的想法,不付诸行动,也只是镜花水月;只有抓住时机,果断开始,才能实现蜕变。

那么,要如何做一个行动派呢?可以从以下2点来练习。

1、立即开始,不留缓冲时间。

只要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想到就立刻去做,不给自己犹豫和退缩的时间。

想要运动时,就马上起身穿上跑鞋下楼;

想要自我提升或学习新技能时,就马上买资料或报班,有了投入和开始便不容易轻易放弃。

2、 防止遗忘,把想法写出来。

生活琐碎复杂,有些事情若当时没时间处理,可以将其列入日程表,按重要程度逐个完成。

有了好的创意和想法时,也要及时记录下来,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掌握好“48小时定律”,能够让我们的每一个想法都受到重视,增强自律,实现更好地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帕金森定律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

本来有充足时间完成的毕业论文,却一拖再拖,直到最后几天才开始;

领导提前一周布置的工作报告,原本半天就能完成,却耗到最后一天才交差;

周末休息时,本打算用半天时间打扫卫生,却磨磨蹭蹭,干了整整一天。

如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说明已经陷入了“帕金森定律”,它是英国历史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的理论。

他研究发现,很多机构人员不断膨胀,效率却越来越低,因为大多数人完成任务的时间总是和分配的时间一样多。

拥有太多时间反而会让人们失去紧迫感,白白消磨掉大量的时间,甚至因拖延和大意而错失机会。

而那些优秀的人,早就摆脱了“帕金森定律”,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

中国首富王健林在62岁时,依然在早上4点起床健身,然后飞行6000公里,出现在两个国家、三个城市,并且在晚上7点赶回办公室。

远德玉在《志趣、理想与科学道理》中说:“时间既是个常数,又是个变数。说时间是个常数是因为它给予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说时间是个变数是因为同样一个单位时间,在不同人的手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能否高效地利用时间,往往是优秀和庸常的分界线。

福布斯也曾说过:“消磨时间者,亦必消磨事业。”

只有及时高效地完成每一件事,才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自我提升。

拖沓和懒散,只会让我们陷入平庸;积极和高效,才是一个人走向卓越的阶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松蔚在《5%的改变》中说:“不用100%的蜕变,只要改变5%,生活就会有新的可能。”

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先迈出一小步,就会获得不断向上的力量。

迷茫时,先确定目标;犹豫时,便果断开始。

只有目标坚定、全力以赴,才有机会成功;

只有抓住时机、敢于开始,才能实现蜕变;

只有克服拖延、提高效率,才能不断提升。

愿你以目标为方向,用行动去战胜懒散和恐惧,慢慢改变,不断前行,走向更好的人生。

作者简介:紫陌,富书作者,在生活里感悟,在文字中徜徉,本文:富书生活馆,富书严选,优品好物,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