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有个年过花甲的农民直接被中央接到北京,并提拔成了国家干部,他叫牛宝正,他究竟做了什么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牛宝正出生于山东省无棣县后牛村,幼时家贫,早年就开始外出谋生,说来也巧了,后来他辗转来到了北平,在远亲的介绍下,他在草岚子监狱谋到了一份差事。

1931年9月国民党政府为关押北平、天津两地被捕的共产党人,把草岚子监狱作为临时看守所。后来薄一波、安子文、杨献珍等共产党员被捕后,也被关押在了这里。

牛宝正不仅为人老实,还不像其他看守员那样狗仗人势,刁难政治犯,他对待“政治犯”的态度比较温和,不欺不怠,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正因为如此,监狱内的“政治犯”们对牛宝正的印象比较好。

当时薄一波、安子文、杨献珍等共产党员,在监狱成立“狱中临时党支部”,计划争取一切可争取人员逃出监狱,而态度温和的牛宝正便成了争取的目标。

当时牛宝正收到了母亲病重急需用钱的信件,由于没有文化不会写信,便找到狱中的“文化人”杨献珍代笔,杨献珍知道他捉襟见肘后,便和上级商量筹款,牛宝正对此非常感激,慢慢感觉到这些“政治犯”确实不一般。后来在不断接触中,牛宝正也逐渐放松了警惕。

党支部为了更好了解时局情况,想让牛宝正买点报纸,于是一次牛宝正看守时,杨献珍便将其喊了过来,称自己是个读书人,被关了这么久,不读书看报浑身难受,想委托他买一些报纸。牛宝正尽管害怕监狱发现,但还是偷偷地帮着把报纸买回来了。

有了牛宝正的帮助,党支部便知晓外界的消息了。而在相互接触下,这些“政治犯”的进步思想也深深感染着牛宝正,他心里的天枰也逐渐向共产党倾斜。

他会在值班时帮各个监室互传字条,还会冒着巨大危险与监狱外的同志取得联系,成为了沟通监狱内外的一道桥梁。

1936年,我党为营救这些“政治犯”出狱,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即让监狱中的共产党员按照国民党的要求“登报脱党”出狱,这一消息就是通过牛宝正传到狱中的。

开始,大家都不相信,拒绝执行,坚决不脱党。中央明白狱中党员的顾虑和担忧,便再次发来指示,通过这一方法,先后有六十多名同志接连出狱。

而牛宝正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他也因此被国民党监狱管理人员发现,被下令处以极刑,好在我党组织营救及时,将其救下并送出北平。

离开北平后,牛宝正回到山东老家靠做小买卖度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杨献珍、安子文等委托山东省委终于将他找到,后来中央将其接往北京,他再次见到了当时被关押的多名同志。

牛宝正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到北京后被安置在北京公安局草岚子监狱做预审工作,并享受行政十八级干部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