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楼梦027:有女“甄英莲”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上文讲到甄士隐与妻子封氏,一“隐”一“封”表明甄家除了影射贾府败亡真相外,还有“不可说”的故事。不多赘述。

讲完了封氏,就轮到甄家最后一口人:女儿甄英莲,她又有什么说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说红楼系列027,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甄士隐辞官回乡,诗酒为乐,淡泊名利,这句话要反着去看。

如果他真淡泊名利,就不会资助贾雨村考取名利。他的淡泊只是不得志罢了。

真淡泊也不会住在谐音“势利”的十里街旁。仁清巷到底是“人情还是认清”,只有甄士隐心知肚明。

他到底没能像陶渊明归隐田园,才为后面接连迎头的灾祸埋下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堪不破“势利和人情”,终究还是“糊涂人”。以葫芦庙为邻,也是一样嘲讽。

曹雪芹通过这些细节表现甄士隐淡泊名利之外的“不甘心”,读书人要清楚。

而甄士隐的不甘心,通过女儿的名字也体现出来。

甄士隐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女,注定难以为继。

古人不存在“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甄士隐夫妇尽管疼爱女儿,也未尝不以无后为念。

就像林如海无后,贾敏为他纳了几房姬妾一样,真要心中没有挂碍,便不需要纳妾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终究不能传家。根据《大明律》和《大清律例》关于继承方面的规定:

女儿没有继承权。赘婿可得一半家产。无后者生前没有安排,宗族可选五服以内最近者为继子。这便是林黛玉日后说“一无所有”的原因。

甄士隐没有儿子“不甘心”,壮年致仕还乡“不甘心”,他给女儿取名“甄英莲”,岂不就是自怨自艾“真应怜”?

表面看甄英莲是甄家女儿未来之谶,何尝不是他甄士隐彼时心中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甄士隐终究是传统士大夫,仕途功名、家族传承才是他最重要的精神,哪有那般洒脱,真放得下?

面对仕途无望,传承断绝,他不“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还能如何?

所以,甄士隐年过半百膝下却只有一女,才是他真正的绝望。

而他给予落魄举人贾雨村机会,资助他读书科举,何尝不是给自己绝望的人生和仕途一个变相的安慰?

我们去读甄士隐,要从作者字里行间发现给甄士隐“打码”背后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甄士隐家原籍确实是姑苏阊门内,但真要淡泊名利,就应该选择回到田园。那样他就不会有贾雨村这样的交集,也少了严老爷等迎来送往的“人情”和“势利”,岂不真正洒脱?

说完甄士隐给女儿取名甄英莲,再回头去讲一讲甄英莲这个可怜的女孩,还请关注下回。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