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数字罗塞塔计划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估计很多人对于“积水潭”的印象仅剩下积水潭医院和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了。当然,既然叫积水潭,肯定有水有湖泊,比如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的后面有一片水域叫西海,就可以认为是积水潭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积水潭在大运河历史上那是赫赫有名!曾经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终点码头,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千帆竞泊,水润京城。从江南来的物资最终在这里集散,源源不断的吸收来自帝国南方的财富,拱卫并支撑京师的发展。

一、积水潭的来历

在上周《大运河源头白浮泉:一泉贯出天下脉》一文中,笔者曾经提到通惠河水利工程:从源头的白浮泉,引西山诸泉汇集成河,沿山前自然地势汇集到瓮山泊(今昆明湖),经积水潭(什刹海)、向东南接通惠河西端,再沿通惠河一直向东与北运河交汇,然后沿北运河一直向东南至北京界。这其中的积水潭(什刹海)就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终点码头,现在什刹海东南角还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清晰地写着“京杭运河积水潭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元大都新城选址

元统一全国并定都后,大都人口暴增,金中都的水源莲花池水系已经无法满足帝都建设的需要,故而把新城址选在金中都东北郊的琼华岛(今北海公园白塔所在)一带。因为琼华岛周围的积水潭上接高梁河,水量丰富,能够为新建都城提供水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大都在积水潭东北岸边,大致是今天鼓楼以东约129米处,建立了一座“中心阁”,作为大都的几何中心。以中心阁至积水潭西端的距离(约3.3公里)为内切圆半径,确定都城四周围墙的位置。从“中心阁”向正南方向一直延伸到都城南门——丽正门,这条正南北的直线就是元大都的中轴线。

元大都中轴线与积水潭东岸相切的地方,就是万宁桥的位置,现今的“中心阁”已没有明显的标志物,越来越多的人将万宁桥定义为北京“中轴线的生长原点”,自元以后,北京城的中轴线一直在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水潭这片天然的水域既是京都规划建设的依据,也是城市的核心所在,在其影响下的京都整体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万宁桥闸桥一体,既是积水潭的东口控制闸,又是京杭大运河漕船进入积水潭码头的最后一道关卡。元代沿京杭大运河、通惠河一路溯流而上的江南船只,都要由此闸口进进出出,乃是咽喉要地。

三、舳舻蔽水、漕运盛景

元代的积水潭包括今天什刹海的前海,后海,西海三个区域,总水域比今天要大得多。鼎盛时期,朝廷打造了8000多艘运河漕船,每天川流不息地把自江南而来的漕粮运到积水潭码头。积水潭作为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来自全国的货物在积水潭码头集散,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繁华盛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水潭北岸的烟袋斜街和钟鼓楼也一度成为大都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客栈、酒肆、茶楼、勾栏林立,可谓盛极一时。元代黄文仲作《大都赋》形容:“华区锦市,聚四海之珍异,歌棚舞榭,造九州之秾芬。”

钟鼓楼地区不仅商业繁荣,而且一天到晚拉帆的号子声震天吼,给这方水土增添了别样的情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三潭静水、文化遗产

※ 元末明初

由于积水潭上游的村庄、人口不断增加,大量开垦后导致河道淤塞,积水潭的水源逐年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京师五城坊巷图》民国九年刻本,明张爵撰,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现藏于北京市档案馆

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考虑到皇城的安全,将原来大都城的北城墙废弃,以积水潭东流的坝河作为护城河,修建了德胜门城楼。同时,将积水潭西北部“歪把”部分的泓渟湖(即后来的太平湖)隔到城外,并将其作为西北护城河。城墙南移的同时,为保证皇家用水,将流经元代皇城东墙外的运河圈入皇城,积水潭从此成为一片没有活水的内湖,与通惠河的联系被切断,彻底丧失了京杭大运河北端码头的漕运功能,水面也随之大减。此后,大运河运输来的物资,一般都到通州便弃舟上岸,改用马车运进朝阳门。

在失去漕运功能后,由于积水潭地处钟鼓楼附近,人口密集,仍然保持着往日繁华。后来,作为难得的城市中心区域的公共空间,渐渐成了文人雅士、皇亲贵族赏景游玩的地方。

※ 明中期

随着上游水源减少,积水潭日益缩减,城内的积水潭被分成了两部分,即西北部的“积水潭”(西海)和东南部的“什刹海”。与此同时,“什刹海”前、后两部分(现分称前海和后海)的连接处越来越窄,这就为搭建桥梁提供了可能,今天的银锭桥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清时

什刹海由于水源不足及上游河道年久失修,周边人口增加,人为填湖等因素,水泊逐渐萎缩成一长条瘦窄的水面。清代什刹海的最大变化来自和珅,和珅在什刹海前海西岸修建了一座府宅(今恭王府)。据说为了交通方便,还有给自己的府邸供水需要,在前海西北水域修了一道南北向的堤岸,称为“和堤”,将前海西北角切出一块水域,称为西小海(现已消失),这样什刹海水域就由明代的三片水域变成了四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1875-1908年,清光绪年间绘制的《京师城内河道沟渠图》,现藏于北京市档案馆

※ 民国时期

北京城市发展陷入无序,什刹海长年疏于管理,淤积严重,一度处于“野水”状态。但这几片水泊却深受文人雅士垂爱,转而成为民国官宦名流的打卡地,留下了众多名人故居,例:宋庆龄,郭沫若,梅兰芳,张伯驹,萧军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新中国成立之后

人民政府开始动员民工疏浚上游河道。1950年起对北海、中南海、西小海、什刹海进行了全面的治理,方逐渐形成今天的面貌。

辗转数百年,今日的什刹海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昔日积水潭舳舻蔽水的繁华盛景虽已不见,但仍能从湖岸四周探寻到不少历史遗迹:沧桑斑驳的万宁桥、重获新生的玉河古道、富丽堂皇的清代王府、古朴幽静的名人故居……

千帆竞发到三潭静水,这片水泊一直伴随着北京城的发展,见证了帆樯林立的漕运繁华,目睹了群贤荟聚的文人雅集,浓缩了京师千年的历史记忆,也沉淀下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继往开来。

数字罗塞塔计划#文明印记 讲述对于人类文明传承与发扬有着深厚积淀和独特价值的藏品、文物、遗迹、事件及其背后的故事,以发掘历史记忆、传承人类文明为己任。

关注我们 -数字罗塞塔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