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韩国媒体《今日财经》发表文章称,随着中国迅速成为韩国最大的电动汽车进口来源国,中国企业在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以低价攻势正式进军韩国市场。近期韩国对华汽车零部件进口有望超过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汽车零部件对华出口比重存在被进口逆转的风险。

观察过去三年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情况,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占比从2021年的4%上升至今年1-9月的4.8%。进口金额占比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21年的8.2%上升到2023年的8.5%。

另一方面,韩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中国的出口金额呈减少趋势。2021年同比增速增长至15.5%,自2022年达到-19.3%后,今年1-9月降至-13%。就出口份额而言,去年之前一直保持在5%,以1个百分点的差距领先,但今年1-9月仍维持在5%,出口比重和进口比重差距首次缩小至0.2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量的增加可以归因于Polestar和KG Mobility等公司最近在韩国采用委托生产方式。Polestar宣布,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在韩国雷诺釜山工厂生产“Polestar 4”。中国第一电动汽车公司比亚迪同意与KG Mobility共同开发下一代混合动力汽车,并在昌原市建设电池组工厂。这里生产的汽车包含许多来自中国的零部件。

最重要的是,分析表明,中国政府给予了全力支持。中国政府正在出台各种政策来发展汽车产业,包括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试点建设、信息化投资、税收补贴等。特别是,正在扩大对动力电池、汽车电子、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刹车、发动机、自动变速箱、无级变速箱的支持。

对此,专家们指出,以“性价比”为卖点的中国产零部件对韩国市场的掌控将逐渐扩大,因此韩国必须确保具有差异化的自主技术。韩国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有人评价说,在电动化领域,中国企业反而领先于韩国企业。不能只考虑眼前的销售,应该积极开发面向10年后的下一阶段先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