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洁凝

香港文化及旅游局于区议会选举前的一星期,突然向立法会提交极具争议的博物馆文件,把原来在上一份《施政报告》中,为未来十年提出的文化建设蓝图,要兴建国家发展成就馆、抗战博物馆和数个新的博物馆,变成一个全港博物馆大洗牌的格局,引起很多市民异议。博物馆是市民一家大小于周末消闲的地方,在刚过去第六届政府的第二份《施政报告》之中,市民对要兴建国家发展成就馆和把海防博物馆改建成“抗战和海防博物馆”并未有太大的争议,市民都赞同这个方向,只是有意见指“海防”二字仍带有殖民主义色彩,故建议去掉“海防”二字,以原址突出香港抗战的重大历史意义,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好事突变成坏事,市民最反感的,是把最受欢迎的香港科学馆,和入场人次排第五位的文化博物馆“拆馆重建”,很多市民对此表示震惊和大惑不解。由于笔者收到大量市民的意见,不得不翻查立法会文件和文化及旅游局局长的发言内容。局长指出:“若将文化博物馆现有内容分拆至其他馆,会否适合将科学馆搬往该位置,让科学馆有更多地方。若落实,我们预计会重建更大的科学馆,对大家有益。至于腾空的位置,正如我在文件中交代,我们认为有关国家发展的专馆设于市区较合适,所以才有此想法。第一,这是初步想法,我们在听意见;第二,我们从来没有指将来不会建文化馆,只是指将文化博物馆现有内容分拆至不同地方。”

笔者被市民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财政司司长不是说财赤过亿吗? 为何还要大兴土木,拆科学馆和文化馆,去建国家发展成就馆呢?”有1.5万名粉丝的Instagram账户“anita.mui_”于2023年12月7日发文评论文化馆被拆一事,指梅艳芳离世10周年时,她的拍档刘培基捐出许多梅艳芳的舞台服饰予文化馆展览,今年文化馆亦设专属流行文化的常设展览,再度展出梅艳芳遗物,慨叹“谁料,常设展(览)不是常设的”,“不过,其实早应料到,这个年头,‘国家’先行,香港的文化、价值、身份当然要让路。”笔者真的不明白,为何文旅局局长要在区选前一星期,把“国家发展”放在“科学”和“文化”的对立面呢? 局长在这敏感时期,提出极具争议的博物馆新布局,令市民有错觉,坊间亦有舆论指此举为“国家先行,驱赶科学,废弃文化”。

文旅局局长还刻意地说:“今次的文件不是要求大家批准,现时有关介绍国家发展的专馆的内容和实际情况仍处于初步规划阶段。今次的文件只是收集意见,不是要求立法会议员在短时间内就专馆的内容和位置作决定。”“不是要求大家批准”,言下之意是否暗示“我是来知会大家,政府会一意孤行”呢? “明年中,我们会向立法会就博物馆整体规划和布局提交文件,再正式咨询。”既然是初步阶段,为何要在区选前一星期去收集立法会议员意见呢?

为何原本好好兴建国家发展成就馆和把海防博物馆改建成“抗战博物馆”,变成是所有博物馆重新大执位呢? 难不可延迟一星期在区选后才收集意见? 同时,财政司司长不断预警,明年的《财政预算案》将有过千亿赤字,那为何文旅局的方案,不是把原来的博物馆更换展品,而是要把启用只有23年,耗资6亿元建筑费,陈列面积达7500平方米的文化博物馆拆卸,来建新的科学馆呢?现有的科学馆于1991年落成,楼龄32年,建筑主体是要翻新而不是拆卸重建。难度政府在三司十五局和特首政策组的强大管治之下,仍是会推出令市民摸不着头脑而又互不协调的政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