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润杰通讯员谭宁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完善全域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构建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据悉,截至11月底,青岛西海岸新区为1478户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963.36万元。同时,从今年11月1日起,具有新区户籍、居住在新区,且到新区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就餐的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就餐补贴由每人每顿午餐4元涨至6元。
织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临近中午,隐珠街道滨海新村一居助老大食堂里饭菜飘香,前来就餐的居民依次排队打饭。78岁的刘树立从兜里掏出社保卡,往刷卡机上一放,只听“嘀”的一声,屏幕显示扣款4元。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11月1日起,具有新区户籍、居住在新区,且到新区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就餐的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就餐补贴由每人每顿午餐4元涨至6元,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
近年来,区民政局在全市率先启动养老服务工作改革,着力打造“蓝色康养”服务品牌,搭建起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我们创新建立了‘1+N+6’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即在每个镇街建设至少一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辐射周边建设N处服务驿站,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乐等‘六助’养老服务。”区民政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宋延斌说。
区民政局全面理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移交、管理各环节工作,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02处、服务驿站226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基本覆盖。同时,强化养老机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区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功能,新上线人脸巡检模块。通过实行人脸巡检,加强对机构入住老年人在位情况的监管,为经费发放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为满足新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区民政局组织公开招标确定了4家企业为老年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和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目前,已为1171人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630户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
医养康养全面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趋势。新区不断扩大医养结合覆盖面,鼓励规模较大、条件成熟的养老机构申请医疗资质,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引导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取得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资质,将专业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搬进老年人家庭,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进一步减轻失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料负担。
多维发力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严寒天气就是行动命令。随着近期气温下降,新区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和应救尽救的工作原则,持续加大巡查救助力度,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温暖过冬。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区民政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将基本民生保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多维发力全面构建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不断推动新区社会救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区民政局认真抓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和低保边缘家庭、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等五类救助政策,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11月底,新区共为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发放救助金1.12亿元。依托村居干部、网格员、村居民小组长等基层力量,组建主动发现服务队,定期走访摸排,开展主动救助,主动协助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各类救助,变“群众找我办”为“我为群众主动办”。
为提高救助“精度”,新区研究制定《居民家庭收入核定办法》,因村而异制定差异化评估标准,充分利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开展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对申请救助的家庭实施“逢进必核”,实现申请对象信息核查“纵到底”。
同时,在23个镇街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统一受理接办、转办涉及困难群众的各类社会救助事项。在各村居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为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提供代办和帮办业务。推行“党建+社会救助”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社会救助。
此外,新区还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各镇街设立不低于5万元的临时救助备用金,为遭遇急难的困难家庭提供24小时“立即办”救助服务。截至11月底,为1478户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963.36万元,其中“绿色通道”救助20户,发放救助金11万元。
新区还不断拓展救助“深度”,创新社会救助“微改革”,系统集成慈善救助资源,加大慈善“5+1”补充救助力度,扩容慈善救助资金池,建立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2023年通过“5+1”慈善多维补充救助方式,争取两家慈善总会资金160万元,开展“慈善+助医”“慈善+助学”和“慈善+心理救助”项目,通过摸排研究,上半年已为36户困难群众发放“慈善+助医”救助金25.6万元。
加大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力度
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需要全社会给予充分的尊重、关心和帮助。
新区扎实落实各项残疾人普惠保障政策,开展“规范管理提格局、精细操作上水平、亲情服务有温度、保姆护理撒爱心”四项举措,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开展“千人连万家”问需纾困大调研工作,构建全区残疾人状况大数据库,整合政府部门、残联系统和社会各界等资源,织牢助残、惠残、扶残“三张网”,努力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截至11月,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合计资金4995.31万元。
针对困境儿童,新区依托村(居)儿童服务阵地建设打造“星星点灯·爱心接力”服务品牌,链接慈善机构等优质资源实现未成年人的关爱服务工作。提高困境儿童等重点群体保障标准,稳定解决了困境儿童衣食住学的问题,1-11月共发放各类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1100余万元,不断提高困境儿童服务保障水平。
同时,以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残障人士以及困难家庭为重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扶弱助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对需要长期帮扶的,积极进行结对帮扶、接力帮扶。策划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人道救助,组织应急救护培训等,营造互帮互助的温暖氛围。
在不断完善居民社保医保制度方面,积极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统一救助类别,将特困、低保、低保边缘、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监测帮扶对象等群体纳入救助范围,共拨付医疗救助基金2224万元。开展社保业务进银行工作,设19处社保业务经办网点,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多点办”,大大提高了群众社保业务办理的便捷程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接下来,新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将民生保障网织得越来越密、越来越实。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