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小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馄饨小贩

民国,一位街边小贩围着白色围裙,不停摇着手中小鼓,眼睛时不时的看向远方。有人肯定猜到小贩手中小鼓的作用。他不停地摇动小鼓以此引起路人的注意,招揽顾客。那这种小鼓又是何种美食小吃的响器。原来,这个精气神十足的小贩是做馄饨的。他挑着担子卖馄饨。他的馄饨并不是事先包好的,而是现包现下锅煮。他的挑子里的工具完全可以完成从包到煮到出锅的全部过程。小贩摇完小鼓后开始忙着包起馄饨。

摘棉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摘棉花

民国,南京,一位农妇在田地里摘棉花。过去田地里的棉花都需要人工采摘。虽然采摘棉花很辛苦,但当看到满地白白的棉花,农民苦并乐着。过去,讲究衣食住行。但对农民来说,最基本的莫过于吃与穿。在穿的方面,棉花显得相当重要。尤其寒冷的冬天,每人都需要保暖的棉衣棉裤。农民收获棉花后运到自家宽敞的院子进行晾晒。这些棉花被弹后不仅可做棉袄棉裤,还可做棉被。质量好的棉花做出的被又软又暖。

卖豆腐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卖豆腐脑

1932年,一位人高马大的小贩在街上支起帐篷,摆出摊子,卖豆腐脑。他正用勺子从锅里舀豆腐脑。在他旁边的桌子上放着碗。他会熟练地用勺子从锅里将豆腐脑舀到桌子上的碗里。旁边的顾客正迫不及待地等着。许多人认为作豆腐脑非常简单。实际上,豆腐脑并不容易制作。过去,熬出的豆汁需加上卤才能形成豆腐脑。但用卤量的多少,放卤要多长时间,都要时刻把握好。老豆腐脑与嫩豆腐脑就要把握用卤的时间。

碌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碌碡

1931年,江苏南京农村,几个孩子在农村空旷的地上玩耍。因为这是冬天,孩子们都穿上了棉袄棉裤。令许多人疑惑的是,孩子们面前的两个大石块是何物。这就是在农村最为常见的碌碡。碌碡是由石匠用钻一下下的打磨出来的。农民使用碌碡时,要用特制好的工具卡在碌碡两头的两个眼里。然后,农民用绳子拉碌碡。碌碡不仅可以将坑洼不平的地方压平,有利于晾晒庄稼,还能用碌碡碾压庄稼打下粮食,如小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