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人员在运行仪器。

本报记者 李静

“你究竟是谁,是否为祁王旧人?”悬镜司内,梅长苏在与夏江机智周旋,夏江眼见审问不成,将悬镜司独门毒药乌金丸强行塞入梅长苏嘴中。“乌金丸毒性强烈,七日之内就会毒发身亡,而至于解药,可谓世间难寻,只有我悬镜司才有。”夏江冷言恐吓道……

武侠小说、影视剧里,主角中毒并寻找解药的情节通常十分扣人心弦。那么,现实生活中市民如果不慎中毒,该如何解毒?今天,记者就带大家走进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中心,认识一下这群神秘的验毒解毒“神探”,看看他们是如何与时间赛跑,挽救患者生命的。

揪出“真凶”,让解毒有的放矢

“平头峰!浓度过高!我马上稀释检测溶液,进行再次检测,快联系临床医生问问情况!”前两天,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中心医生宋翌琰在进行尿铅检测时,发现一个样本的尿铅值爆表。来不及多想,她一边与临床医生对接,询问患者症状,一边清洗仪器,10倍稀释样本,随后重新测定患者尿铅含量。经过仔细校准、测定,患者被诊断为铅中毒。

原来,该尿样来自年过八旬的张阿婆,一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前段时间,她误将放在自家阳台的锡箔灰当成了黑芝麻糊,简单冲调后一股脑喝下肚。不久后,她便开始出现头晕、腹泻、恶心等症状,好在经过市五院检测中心医务人员的精准检测以及职业病科医务人员的及时救治,张阿婆很快便转危为安,目前恢复良好。

“医学检测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急性中毒患者而言,毒物检测更是救治患者的重要环节,其准确度直接影响着临床决策。”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中心主任胥萍介绍,医院自2019年成立了毒理实验室以来,克服危化品储存、无检测标准操作程序等诸多困难,目前已能检测铅、汞、镉、氟、砷等,并积极筹备开展鼠药、农药、甲醛等毒物检测项目,已成为临床诊疗最有力的决断依据。

相较于那些拖着长长化学式的试剂,化妆品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化工产品之一。不少宣称具有美白功效的化妆品尤其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在汞指标异常的样本中,一多半的中毒患者都是因长期过量使用美白产品所致。

“又是一个平头峰,尿汞值爆表!”今年夏天,一份指标异常的尿液样本让实验室里的宋翌琰和同事十分揪心。正常人群尿汞与尿肌酐的比值应在35ug/gCr以内,而这份尿液样本经多次稀释检测后,尿汞与尿肌酐的比值为309.3ug/gCr。毒理实验室检测人员立即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临床医生。临床医生再次与患者黄女士进行了详细沟通,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今年年初,黄女士经朋友介绍购买了具有美白功效的日霜和晚霜,当时卖家建议黄女士使用该产品一个月后,须停用一段时间。但黄女士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觉得美白效果不错,于是便持续使用了近5个月。今年刚入夏时,她便开始陆续出现乏力、泡沫尿、腰腹部水肿等症状,去医院一查,尿蛋白呈阳性。中毒原因找到了,临床医生便可以对症下药,经过多个疗程的驱汞治疗,黄女士的症状很快便得到了好转,肾功能也逐渐恢复。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医师孔玉林感慨,得益于毒理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高效、精准推进以及医院不断完善的化学中毒特效解毒药品储备库,临床医生得以快速、高效、科学处置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充分发挥全市化学中毒救治中心的职责,及时为患者解毒,守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与毒物“较量”,要耐得住寂寞

近日,记者在市五院毒理实验室看到,伴随着一台台精密仪器的高速运转,身穿白大褂的检测人员正忙着取样、检测、分析数据……记者询问后得知,宋翌琰正在为一批尿样进行汞元素指标检测。经过一上午的微波消解后,受到高温和高压环境的影响,样品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溶液形式。宋翌琰手持一个大扳手,用力地打开密封的消解罐,取出样品并仔细检查后,将其放在加热板上开始赶酸。

宋翌琰介绍,赶酸主要是为了降低样品溶液中的酸浓度,使得酸浓度与标准溶液酸浓度接近,防止其影响后续的检测结果,最终在上机分析时,达到一个理想的环境,这一过程基本上会持续2至3个小时。“严格来讲,赶酸是否结束不应以多长时间为界限,操作者应时刻盯紧样本,溶液既不能剩太多,也不能太干,否则待测元素就会受到严重损失。”宋翌琰说。

经过了大半天的“前处理”后,真正的检验才刚刚开始。只见宋翌琰将处理好的样本放入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样品池中,然后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激发。随后,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计算后,患者体内的汞接触水平终于被测定出来。

“整个检测过程有时候会持续两天,毒物检测工作者常常要以实验室为家,这就要求检测人员能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宋翌琰说,她经常在实验室中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与自己相伴的只有各种实验器材。因此,她也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第二个家。在每一个与毒物“较量”的日子里,她的眼中只有弯曲起伏的检测曲线。尽管工作繁忙、琐碎,宋翌琰和同事却乐此不疲,他们把每一个样本当成自己的患者,耐心、细心检测,确保就是那个“真凶”。

不差毫厘,做实验室里的“工匠”

“检测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检验中心的医务人员而言,一个样本就是一份责任,每天和采集来的样本打交道,容不得半点马虎。”胥萍表示,在检验人员眼中,准确并不等于正确。检验人员需要对样本进行细致地分类,了解中毒背景信息,分辨毒物种类,进而精准检测毒物浓度,每一步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线”,因而必须时刻绷紧神经,提高警惕。

“定期校准是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语。”胥萍表示,每一个检验人员都非常清楚,设备的精密度是正确度的前提,定期校准是确保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保障。同时,温湿度也是很重要的环境参数,而检验人员的定期能力评价、试剂的性能确认等,这些都是保障检测质量的坚实基础,必须一丝不苟。

与检测设备同样重要的,就是检验过程管理。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每一次检验前后,宋翌琰都要对试剂管进行超声清洗、泡酸处理、微波处理等一系列复杂的处理,以保证下一批样品的纯度和稳定性,避免因污染而造成误差。“你看检测报告上的数值单位都是每升多少微克,因此,即使毫厘的异常,都会让结果差之千里,我们会严格监测携污率,决不让外源性干扰影响检验结果。”她说。

“与血清中某种物质含量检测不同的是,微量元素检测可谓是一个纯手工活,无法大批量地生成。”胥萍表示,检测人员需要评估每一个样本的性状、比重、肌酐的含量,就连标准曲线都需要每批次自我配制,并以空白与定值质控品为标准,来确认当日标准曲线的合格。“如遇到指标异常的样本,为了避免漏诊,我们还会和临床医生沟通,同步监测患者其他指标,可以说每一张正确的检测报告的背后,都饱含着检测人的心血,我们必须一丝不苟、沉着冷静,默默地做一名实验室里的‘工匠’。”胥萍说。

胥萍表示,虽然检验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在推进技术攻关之路上仍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