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初冬的江滩上依然郁郁葱葱,一航局岷江航道整治项目施工现场,疏浚船、装载机、挖掘机的作业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忙碌在各工作点位,一派忙而有序、热火朝天的景象。

岷江航道整治项目全长约47公里,是构建国家高等级水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团队需要对项目全线13个滩险进行整治。“航道整治不仅要保证进度,更要保护好岷江生态环境。”工程策划之初,项目经理秦汝宾便深知这份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植株怎么看起来跟其他的不一样呢?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开工不久,测量员刘东在卵石滩上发现了几株高大的植株,不禁疑惑道。多年的现场经验告诉他,眼前的植株一定不简单。刘东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是一种名为疏花水柏枝的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项目团队立即对现场开展了一次地毯式搜寻。结果表明,设计施工区域广泛分布着疏花水柏枝,与设计施工区域重叠较多,同时植株以幼苗居多且独立生长,不具备集中隔离条件。

保护珍贵植物刻不容缓,项目团队立即将相关情况上报当地林业农业局,并邀请植物保护专家及相关单位联合编制疏花水柏枝就地保护方案。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保护思路逐渐清晰。首先对疏花水柏枝进行精确定位,得出具体分布点位后,进行设计更改。然后设置隔离栏,将单株生长、几株和成片生长的植株进行区域隔离。“还得提高附近村民的保护意识。”秦汝宾提醒道。项目部又针对附近村民,举办了植物保护专题宣讲。“现在,江滩上的疏花水柏枝长势喜人,生长范围正在逐步扩展。”秦汝宾笑着说。

随着护岸工程的展开,技术团队又迎来新的困扰。项目有39公里的施工河段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胭脂鱼、达氏鲟等珍稀特有鱼类保护要求高、生态敏感度高。但护岸工程需要在原有岸壁上作业,这可能会破坏鱼类的产卵地。为此,项目团队专门设计了一种薄壁空腔结构的正方体预制生态构件,可以为鱼群提供一个受庇护的新“家”,日后也可作为鱼群长久的栖息地。“这种正方体的砖内部中空,一面敞开,其他面留有小孔,又被称作鱼巢砖。”秦汝宾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出鱼巢砖是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一步,还要想办法提高鱼巢砖的施工进度。”眼看洄游鱼群增多,项目总工程师史天华有些着急。原来,传统施工方式是利用鱼巢砖四壁有孔的特点,直接用钢丝绳穿过两面薄壁,采用起重船吊装抛投。这将导致鱼巢砖在入水后受水流和浮力影响,出现抛投位置不准、鱼巢砖损坏等情况。

项目团队决定对吊具进行优化。经过不断试验,最终实现了鱼巢砖在安装到指定位置触底后自动脱钩,有效确保了鱼巢砖的安全。新吊具投入使用后,鱼巢砖抛投实现了一次到位,完整度也达到了百分之百,为珍稀鱼群建造了一个新“家”。

如今,排列有序的鱼巢砖在水中隐隐若现,偶尔还能看到鱼群在其间嬉戏,甚至有鱼儿从江面一跃而起。“我们期待有更多鱼儿能在这里‘安家落户’,也希望岷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看着眼前这片生态“摇篮”,秦汝宾感叹道。(中国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