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王念平等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葡萄病害, 在我国西北、 华北、 华中等葡萄产区都有发生, 1985 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发现此病危害, 随后在新疆伊宁、 霍城、 石河子、 呼图壁、乌鲁木齐、 玛纳斯、 昌吉等地相继发生。 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发病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葡萄幼嫩组织, 如嫩枝、 果穗、 叶片和果实等器官。枝藤受害, 新芽上端粗壮弯曲, 孢子形成后变白, 后期枝藤变褐死亡。 如在生长的早期感染, 叶柄、 卷须和幼穗也是如此。 症状最终会变成棕色、 扭曲或干燥。

叶片感病后呈油浸状, 淡黄色至红褐色, 半透明, 病斑因受到叶脉的限制呈多边形。在发病 4 ~ 5 天后, 感病叶片背面形成一种致密而柔软的霜状白色物质。 病情严重时, 叶片提早脱落。 感病品种的病斑较大, 抗病品种的病斑较小。

感病小花和花梗起初呈油斑状, 由淡绿色逐步变成黄褐色, 后长出白色霉菌层, 病穗逐渐变为黑褐色并腐烂脱落。

幼果粒非常容易感病, 感病之后变成灰色, 表面会布满霉斑。 果粒成熟的时候不容易感病, 老果粒患病后逐渐变成褐色。

2 侵染循环

葡萄霜霉病的病原菌主要以有卵孢子的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 当卵孢子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 游动孢子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 游动孢子通过雨水传播到葡萄植株上, 成为春季最初的传染源。 孢子可能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潜伏发作, 然后产生孢子再次感染。

(1) 发病期。 葡萄霜霉病在新疆伊犁河谷一般于 6 月上旬开始发生, 7 月初发生普遍, 并在 7 月中旬至 8 月达到发病高峰期。 如果秋天阴冷下雨或露水较大, 发病时间可从10 月下旬一直到 11 月上旬。

(2) 寄主抗性。 美洲品种比欧亚品种更抗霜霉病。 感病叶片的气孔密集而大, 而抗病叶片的气孔稀疏而小。

(3) 发生条件。 寒冷多雨、 潮湿、 有露水、 有雾, 有利于发病; 地势高低不平, 土壤黏稠, 雨后不易排水, 田间小气候潮湿, 病情严重; 由水田换种的葡萄园, 病情严重;大量使用速效肥, 枝叶长而茂盛, 组织细腻, 抗病能力差,潮湿环境条件和较封闭的葡萄园有利于发病; 种植密度较大, 棚架过低, 不重视夏季修剪, 管理不精细, 病害严重。

(4) 预报。 在土壤湿度较高的环境下, 昼夜平均气温在13℃时, 病原菌孢子即可萌发同时可形成孢子囊。 当宿主表面有水滴时 (2 小时以上), 霜霉病菌即可完成感染。 因此,当平均气温达到 13℃ 并下雨时, 可发生首次感染。 有 3 个预测霜霉病发生的关键点: 即3~5 天内, 日平均气温 10℃左右; 降雨量在 10 毫米以上; 新梢平均长度约为 10 厘米。 在葡萄霜霉病流行季节, 在田间散生贴近地面的自生小葡萄苗通常是最先发病的, 可作为霜霉病的指示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防治措施

3. 1 农业措施

(1) 做好葡萄园的清洁与卫生。 清除病残体, 减少病菌来源。 病枝、 病果、 枯枝、落叶应在生长季或休眠期清理干净, 带出园外集中焚烧或掩埋。

(2) 降低果园湿度。 使用喷灌或者滴灌, 加强排水,合理修剪, 使棚架通风透光,及时中耕与除草, 最好实行避雨栽培。

3. 2 化学防治

发现叶片表面有水滴, 没有任何症状时, 及时使用保护剂喷洒, 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争取全年防病的主动权。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波尔多液、 78%科博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 80%必备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 80%喷克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等。 每隔 10~15天喷洒 1 次上述药剂, 可有效预防霜霉病害的发生。 如果发现叶片或果实上有霜霉病症状, 应使用内吸性杀菌剂。 生产中效果较好的药剂有 50%金科克 (烯酰吗啉) 可湿性粉剂 3000~4000 倍液、 80%霜脲氰水 分 散 粒 剂 2500 倍 液、25%精甲霜灵乳油 2500 倍液(发病严重时喷 2000 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 1500 ~2000 倍液等, 上述药剂间隔期应控制在 7 天左右。 要注意结合天气预报, 轮换用药。

葡萄花期应急处理方案:花期多雨, 葡萄在开花前后发生霜霉病的现象较多, 如果不能够控制, 会给葡萄生产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可以用 50%金科克 可 湿 性 粉 剂 1500 倍 液(或 50% 金科克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和 50%保倍水分散粒剂 3000 倍液) 喷果穗, 再喷42%喷富露悬浮剂 600 倍液等药剂, 等 3~5 天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后开始进行正常管理。

喷洒技巧: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 喷洒药剂方法不合适是导致葡萄霜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 要提高防治效果,必须掌握喷洒技巧。 一是保证良好的喷雾, 有些果园不是用药液雾化叶片, 而是用大水滴雾化, 药液不能均匀地附着在叶片上; 二是喷洒要均匀周到, 叶片正面和背面要均匀喷药, 霜霉病菌是从叶片背面气孔侵入的, 所以要保证药液喷洒时附着在叶片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