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置疑的是,面对面的链接,仍然是最紧密的。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尤其如此。

近日,第五代青花郎接连在成都、上海、广州、北京、郑州等多个城市举办线下品鉴会,最远的一次,办到了边境的西双版纳。

不论是政治文化中心,还是经济要地,全都采用统一配置——高管宣讲价值关键词,品质研究院领导阐释稀缺性,酒业专家带头闻香、尝味、品鉴。

郎酒透露,为第五代青花郎这轮轰轰烈烈的全国进军配置的量级是——800场。800场里既有纯纯的品鉴会,也有区域市场推介会、青花郎杯百万大奖品酒大赛。

白酒品鉴会并不鲜见,但铺开这个数量的可能只此一家。中国共有将近700个城市,按照这个数据粗略计算,郎酒动作整齐度、范围之广、密度之细,可见一斑。

作为郎酒第一重要产品的青花郎,身上有很多标签——

基酒年份业内最长,服务团队规模最大,千元白酒最有价值;唯一的陶瓶瓶储,唯一的庄园酱酒,唯一的洞藏陈香……它们被概括成青花郎的“三个第一”和“三个唯一”。

第一就是某个领域做到最好。但也要看具体是什么维度,有些第一拿了也白拿,有些第一拿了不如不拿。而青花郎的第一和唯一,不论哪一个,放在行业都是高下立见的王牌硬指标。

以基酒年份业内最长为例,单此一项,就是其他酒企短时间内难以追赶的极大优势。

酱酒有两项实打实的限制,一是资源,二是时间。

聚集着80%酱酒产能的赤水河,有“赤水河49公里河谷出好酒、赤水河畔300-600米高程出好酒、赤水河沿岸5公里范围内出好酒”的铁律。酿造好酒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在有限的优质资源基础上,原酒储存时间越长,品质越好。

换言之,每年的原酒一生产出来就要被存成“定期”,要保持企业流动性和发展性,规模是唯一的路径。

为了把两个限制都顶到“满格”,郎酒二十年来以两河口为始,相继串联起二郎滩、黄金坝、盘龙湾、吴家沟、天富六大生态酿造区,将优质酱酒产能和储能拉到了7万吨每年和22万吨,并且成为了唯一同时布局“大二郎”和“大茅台”产区的名酒企业。

由此,第五代青花郎得以实现由“7年主体基酒、20年洞藏陈年老酒,以及不同风格的调味酒”调制而成,出厂即老酒。

再以“唯一的洞藏陈香”为例。

行业内一直有“历史偏爱茅台,大自然厚爱郎酒”的说法,原因在于,郎酒除了发源于赤水河黄金河谷内,还独享天、地、仁和三大天然储酒洞窟。

常常有人说,不就是把酒存在山洞里,有什么了不起的?

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系列节目中曾介绍:“大自然恩赐的天然洞穴中,包含着无限的玄机,酒分子与空气中的微生物长年作用,形成洞壁上的酒泥,这些有着旺盛活力的生命,带来了郎酒酱香成份中新的神奇。”

郎酒将这份天赋尽情发挥,结合山水相依的地势特征,演绎出“生长养藏”的酿储脉络,赋予青花郎独特的“洞藏陈香”风味。

前不久国际食品Top期刊《Food Chemistry》上的一篇报告解码酱酒“空杯留香”背后的关键化合物,也从科学角度解释了青花郎空杯留香持久的微观原因。

第一和唯一,指向的是品质和稀缺性,两者相辅相成,钩织出郎酒把青花郎打造成飞天茅台一样大单品的底气。

如何将这份底气,传达给市场终端,并进一步为消费者所感知、认可,则是郎酒正在打的关键一仗。

产品,准确的说品质,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语言,但在整个传导链路中,它的表现形态是不一样的。

对于白酒企业来说,产区、工艺、年份都是推动品质的要素,但到了消费者那里,这些构成要件的形态都会消失,化为一种体验和感受。

如何让理性和感性实现统一?品鉴会是最好的形式。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每一场品鉴会,郎酒在介绍完青花郎的酿储过程后,都安排了白酒专家这个第三方角色,带着参会嘉宾一起闻香识味。

这个过程,缩短了郎酒与消费者沟通的物理和时间距离,减少了消费者自行购买品鉴青花郎时的信息遗漏,让酒体引发的感受更加具体,也让味蕾和身体对酒体的维度有了更具方向性的捕捉。

语言是有局限性的,感官的事,应该交给感官自己来完成。正是全国800多场品鉴会的彼此呼应,“茅香郎味,各领”才从全国四面八方逐渐汇聚成白酒行业的一股浪潮。

风骚

与此同时,得益于与合作伙伴、经销商、消费者的近距离交流,郎酒人的“龙马狼”精神和“打胜仗”的意志,才会被市场终端所感知与共情,这可以说是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铺开阵仗大干特干,也向来是郎酒的风格。

2008年,汪俊林提出要在偏僻的二郎镇,荒郊野岭的地方,打造世界级白酒庄园,没有人相信。即便有人相信他能建起庄园,也不相信庄园会有人气。

但庄园初步成型后,汪俊林愣是把客人一批批地请到庄园,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第一次近身感受白酒品质酿造背后的文化和诗意。数据显示,郎酒庄园开放第一年,参访量就达到了20万人次。到2022年低,已达40万人次。

依托于郎酒庄园,郎酒进一步创新演绎,围绕商业价值、文学、健康打造圈层网络,扩展郎酒朋友圈,大力发展会员直采,到今年已经积累超过2万会员。在大批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精英人士的拥趸下,青花郎也增加了“中国文学第一白酒品牌”“中国企业高尔夫第一赛事”“中国商学院第一圈层”等头衔。

此外,点亮百余座中国城市地标、与央视几乎所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合作等举动,都彰显了郎酒的这一特质。而如今,铺天盖地的800场品鉴会浪潮,则再一次强化了青花郎的极致品质、颠覆式创新。

愚公移山,从开始看往往最笨拙,但当山真的被移开时,才彰显出智慧与伟大。

汪俊林曾说,干事业最重要的是看准机会,做好经营,聚焦和长期主义,“太阳光普照大地,激光才能穿透钢板,创业者要做激光,在一个点上打穿打透。”

这一精神,被千万郎酒人通过贯彻“持续与重复、聚焦与密度、触点与联动”的工作方法论来坚定执行。郎酒正试图用自己的火种,温暖并照亮产业的当下与未来。而其引领的这一波又一波浪潮,似乎都在预示着,白酒行业的迭代,就在眼前。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