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场音乐会,她又成为焦点。

最近的社交媒体上,“钢琴魔女”王羽佳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中心。

在全国开展巡演的她,一边因出彩的现场表演而备受瞩目,同时也陷入了一场争议。

源起是在王羽佳的其中一站巡演,有网友在现场反馈中这样写道: “全程没有笑脸,等了很长时间才出来接受鲜花。返场一首曲目,也是好半天才出来...上海返场有七次”...( 图源小红书@Kevin)

而紧接着,据多位观众的反馈,演出的观感并不是太好,并非是王羽佳的演奏技术出了什么问题,而是音乐厅的秩序给艺术家造成了影响。

“闪光灯,电话铃声和此起彼伏的掉落手机的声音“;“史上最差体验的钢琴音乐会。掉落手机声、咳嗽声、忘关的闹铃声、盗摄的闪光灯声...深圳音乐厅已经无数次强调,但还是有无数让人无语的插曲。”;“手机闹铃,在优美的第二乐章响起...“(图源小红书@小 E 玩玩闹)

种种争议中,大部分网友的评论还是理性的,也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理性分析了国内亟待完善的古典音乐会观演现状;

但还有一小部分评论认为王羽佳应该“事前想好,想要好的氛围就提高售价和规定穿着,而不是现场不尊重观众“;“装啥啊?就算有部分观众不那么得体,对其他观众表现尊重也是钢琴家的职业素养之一吧。“

说真的,指责的评论有点让人迷惑。

被闪光灯照射,对于任何一个表演者而言,都是极大的困扰;对于本身定位就并非偶像而是演奏家,也本来就个性鲜明的王羽佳,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而返场也确实不是作为演奏家的义务。

不过这一场演出其实却反映出了更深的问题:在碎片化的后现代时代,当专业的壁垒在不断消弥,一面,人们和艺术家在无限接近,另一方面,艺术家就像娱乐明星,不可避免地成为商品被量估和观赏。

1.

王羽佳的“冷脸”,在古典乐界并不鲜见

如果不是刷到某个 15 秒的短视频,被高跟鞋和短裙字样吸引去到现场,而是对王羽佳有一定了解的观众,应该知道这位一直在争议中前行的“钢琴魔女”,在舞台上一直态度鲜明。

早在 10 年前,王羽佳在国家大剧院举办音乐会,在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乐章》后,因为对现场不太满意,便只谢幕几次,任凭掌声再热烈也没有返场。

事实上,这种因受干扰而导致的“罢演”,在古典音乐界,也时有发生。

早在 10 年前,波兰钢琴大师齐默尔曼在德国的音乐会行进到一半,在演奏完希曼诺夫斯基的《b 小调波兰主题变奏曲》时,齐默尔曼突然愤而离场。再回到舞台时,齐默尔曼对在场观众说,唱片公司刚刚与他取消了几个合同,因为“被观众拍到的录像已经在 Youtube 上了”。

再回到舞台上的 齐默尔曼,尽管依旧收到了掌声如潮,但仍然拒绝做例行的安可表演。

当时齐默尔曼的遭遇,在欧美引发了广泛的报道与热议。

相似的事件还发生在德国小提琴家 安妮 · 索菲 · 穆特在 2006 年来沪演出的时候。当演出进行到下半场,一曲尚未毕,穆特突然停下,她请观众席 6 排中间的一位年轻男观众离场,因为这位观众“虽关了闪光灯,但红色对焦灯仍打乱了穆特的演出节奏,让她无法集中注意力”。

就连齐默尔曼,穆特这样处在更专业范畴的古典钢琴家,尚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对于大众知名度更高的王羽佳而言,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更大了。

“艺术家对现场作出真实的回馈,这些情绪波动本来就是艺术的一部分。”很多网友这样评价。

但正如当初齐默尔曼在离席时发表的感言:“Youtube 的出现对音乐是种巨大的毁灭”,在专业壁垒不断消亡的今天,“艺术价值”是否成立,艺术消费的底线又究竟在哪?

2.

适当的距离感,是对“灵韵”的保护

这种艺术家对观众的“负面回馈“,让人想起了上周上热搜的林俊杰。

起因是有网友恶搞了林俊杰在演唱会上表演《不死之身》的舞蹈,将其配上毫不相关的音乐,收获了不少流量和关注。随后林俊杰在社交平台上用英文回应:如果你只是想通过在表演片段上加上奇怪的音乐来获得快乐,下次请不要来我的演唱会“, 并且表示 “不好笑,不尊重”。

一方面,两者确实有相似的“悲哀”,看着自己的艺术作品被快消式的解读,这是在碎片化的时代,必须面对的困境。

另一方面,从演出价值来讲,两者确有不同。

无论是从艺术家本身的作品限域还是与公众的联系来讲,作为古典钢琴演奏家的王羽佳,娱乐属性更少,被流量裹挟的成分也更少。

其实在一切被技术统治的“机械复制”时代,最能体现本雅明笔下艺术“灵韵(Aura)”的,一定包括古典音乐演奏会现场。

这种纯欣赏的,不带消费批判的,认真聆听每一个激荡的尾声,感受每一秒肃穆的瞬间,都在产生着对抗快餐文化的“灵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今,也许是从未听过音乐却被穿着而吸引,也许是知道王羽佳名气甚高而前去买票观看的人们,似乎越来越少会在意“灵韵”。

对古典钢琴演奏会的期望,从享受曲目本身,变成在意这场演出有多少时长,自己是不是能有好看的朋友圈照片;

对钢琴家本身的期望,从接受她的个体表达,到希望她能像一个流量明星一样,事事有回应,微笑又优雅。

磕着瓜子,拍着照,发上一条精彩的朋友圈,再在网络狂欢中质问艺术家为何不能提供和票价相符的“服务”。

这时候,“灵韵”消逝了,最终只剩下被塑造的流量,以及无限贴近“完美”的假唱。

3.

好的演出,是一场双向奔赴

但事情也没有那么悲观。

在本次巡演的其他场次,王羽佳和观众们都留下了很美好的瞬间,比如在上海,在如潮水的掌声中,王羽佳返场演奏了 10 首曲目。

而在同一个音乐厅第二天的场次,王羽佳返场了 10 首。

这种奔赴,必然是双向,甚至多向的,演出者的专业,观众的尊重与高素质,以及主办方对秩序的引导,都不可或缺。

比如在齐默尔曼离席事件后,这位钢琴家再度来上交厅举办音乐会的当天,上交音乐厅大概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们以漫画形式提示观众不要做一些“任性小动作”,并定制了 1200 余个手机袋,引导观众寄存手机。

一个艺术家的“出圈”,让曾经只能被膜拜的艺术,能够与求新求异的观众需求相吻合,这未尝不是好事;

但观众的修为也如此重要:尊重艺术的独一无二性,以及在语境内保持距离感 —— 即使是花钱消费艺术,也不该让它成为任性做任何事的场所。

“在技术复制的年代下,大教堂会离开原本的所在地,出现在艺术爱好者的摄影工作室里;人们只要待在房间里,便可以聆听那些在音乐厅或露天场地所演出的合唱曲。”

区别于艺术复制品,艺术最大的魅力便是“即时即地性,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

就像评论区有人说的,想多听几首歌大可以在家用音箱听,专门花钱看场演出的意义,就是和他人一起在静谧的时空内,因为某一个音符而共振,而分享了彼此相似的感动和孤独。那一个瞬间,才真的像光晕一样,长久萦于记忆里,无可替代。

参考资料:

1. 想看这位波兰钢琴大师的演出,请先把手机交出来!

2. 【德】瓦尔特 ·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