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72窟西壁 敦煌研究所资料莫高窟第72窟刘萨诃因缘变相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物中的两宋僧伽造像举凡

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两宋综合篇

泗州大圣驱五瘟之十

老赵闲聊花钱中的抗疫大神系列10

老赵花钱艺术图像笔记卅四

作者 老赵

之前我们说到,唐五代至两宋泗州大圣称号的演变与社会阶层的不同反馈。得到了泗州大圣称号,在北宋大致属于僧伽信仰圈的偏好称呼,而在政府、士大夫群体中并没有得到主流认可。而在南宋,泗州大圣的说法,逐渐蔓延扩散,士大夫也不再像北宋时期那样,刻意规避此种称呼,而呈现出全民接受的态势。

参见此前僧伽的系列阐述(文后延伸阅读中也附之):

1、泗州大圣驱五瘟上篇:老赵闲聊花钱中的抗疫大神系列1

2、正神慑控下的五瘟使者图像: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中篇

3、驱瘟语境下的劝善大师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下篇

4、从僧伽名号演变看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之唐五代篇: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

之四

5、只有两个士人喜欢称呼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之北宋篇

6、北宋的大知识分子为什么集体性地规避“泗州大圣”称号?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北宋篇2

7、从北宋文物中僧伽称呼谈泗州大圣名号演变: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北宋篇3

8、艺术品收藏中的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类别费用番外篇

9、《夷坚志》中僧伽名号的大圣化与多元化: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南宋篇

但是,问题是,这只是说的泗州大圣四字称呼的演变路径,他只是泗州大圣榜题花钱的一个系统的文化背景坐标,还不能给具体的泗州大圣榜题花钱进行精准的判断,因为,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僧伽造像类型,与泗州大圣花钱的艺术图像类型,是否吻合。假设不是一回事,那么,泗州大圣称号的年代坐标,只有外延参照的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做两件事,第一,考察两宋前后僧伽艺术造型的类别,看看是否与泗州大圣花钱契合,第二,考察僧伽艺术造型的文化属性。看看,主流僧伽艺术造像与花钱是不是一回事。

今天我们先来讨论两宋前后僧伽造像的大致情形,以石窟、壁画、遗址、地宫出土文物为主,以博物馆藏品为主。出于谨慎,一些特征不够强力的残存、一些模糊不清的图片,一些只有文字描述,而无法寻找到图片的线索,以及一些商业拍卖与民间收藏,这次就不纳入正式排序探讨,最多只作为探索的参照资料。所以,你也可以认为本文并非是求全,而只是一种有趣的举例。

而花钱系统,由于本人相对还有些把握,同时,又是本僧伽话题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所以附在文后提供读者作为参照资料。望周知。

晚唐五代

1、敦煌莫高窟晚唐至五代第72窟“圣者泗州和尚”题记壁画。

敦煌莫高窟第72 窟西龛帐门外南侧上端画一高僧像,为晚唐至五代时作品。像为僧形,头戴风帽,着圆领装裳,两手置腹前作禅修状,盘腿坐于深山精庐之中,榜题“圣者泗州和尚” 。西龛则是石窟正壁,泗州和尚画像出现在其右上方,与之对应的龛外北侧上端,则是榜题为“圣者刘萨诃和尚”的刘萨诃瑞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第72窟南壁敦煌研究所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唐末五代四川夹江县千佛岩091号窟 僧伽万回宝志三圣合龛像

四川省夹江县千佛岩第091号窟刻有僧伽、万回、宝志高僧合龛像,此窟共有造像七尊,主尊禅定印结跏趺坐,头部残缺,但披在肩上的风帽垂带依然明显,可以帮助辨识为僧伽造像。

僧伽左侧也同样是戴风帽和尚,左手持锡杖,上挂剪刀、直角尺等,为宝志和尚无疑。僧伽右侧为万回和尚,表情皱眉张嘴,呈痴呆样。在三位圣僧之间还有僧伽的两位弟子,一人叉手示敬,一人右手持僧伽著名的灌瓶。窟门口另有两尊造像,一尊已风化不可识,另一尊为俗家造像,或为供养人,造像为唐末五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省夹江县千佛岩第091号窟唐末至五代僧伽、万回、宝志三高僧合龛像线图

3、后唐清泰三年(936)陕西宝鸡僧伽石像

1986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固贤镇丁村河,砂石质,石像通高93厘米。肩宽33厘米。身披僧衣,头戴风帽。带结脑后下垂于背,结跏趺跌坐于宽50厘米,高21.5厘米长方体座上。座正面阴刻13行,其中多有剥蚀。录文为:

维清泰三年岁次丙卯九月丁□□二十七癸□李敬周为合家大小平善敬造躯及侍者□ 口 口 口□□□□□佛 □□ 弟 子一心供养弟子口口口□□□□男行□口□□□孙口义□可怜憎口女口党敬思口□口女弟子口氏□口张氏女子李氏女子李氏。

造像刻于五代后唐末帝李从坷清泰三年 (936年)。据说与该造像一组同出还有两件袖手立像,头部缺失,据题记判断有说应为僧伽“侍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唐清泰三年李敬周合家造僧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