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王维,我都会有惊喜。

王维的诗真的是常读常新,平平淡淡之中,让人宛如听到一声惊雷,豁然开朗。

人说王维作诗如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话虽然不错,但不确切,因为这话只讲艺术,不讲内质。

诗,虽然是艺术,但诗最动人的地方一定是内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维写诗,难道是为了作画?

恐怕不见得。

任何好的诗人都是如此,他又不需要直播,不需要以诗作人设。诗,只是他用来抒发心中块垒的。

杜甫的诗里,见天下,见其心。李白和王维的诗里,见性格。

李白和王维是不同的性格。

诗当然也有不同的性格。

没错,诗,是有性格的。

但李白诗的性格,一目了然,让人一见难忘。王维,却需要静下心来去感受,方知其好处。

那是因为李白直接呼喊。

而王维如涓涓细流,不仔细聆听,难知其音。

比如这首《山中》。

王维,是一个浸润于山水的人,他对山水的感情,远超于平常的生活。但浸润于山水,谁说不能是一种生活呢?

只能说,那种生活,是我们向往却不能切实走近的生活。但不见得毫无疑义,恰是一种细腻的激发,淙淙的洗礼。

不激烈,是王维的生活。

但并非死气沉沉,而是生机盎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看,就这么坦白,就这么简单。但当你闭上眼感受之时,色香味俱全。

石虽无语,但溪流潺潺,音色如古琴,沁人心脾。

叶虽稀红,但足以赏心悦目。天寒,地寒,但一切照旧,未必就显得悲伤。

石照样白,叶照样红,云照样飘,溪依旧流。世事变化,宛如四时,但万物坦然接受,该如何便如何?

这岂不是在教人立于世间之理?

人生于世,若能如此对待世事,那真是成佛之性了。一切焦躁、焦虑、急切,都将消逝,留下的是淡然,恬然,昭昭荡荡,恢恢疏阔的意态。

如此的心态,这世间还有什么能让人无所适从呢?

没有!

什么都打不倒你。

自然,真是人生最好的导师,无怪乎诸子百家与诗人都那么爱以自然为抒写之道。

王维,也真是写以自然为诗的高手。

无需修饰,无需解释。

简简单单十个字,但一切性格、道理,都明白如话。

问题在于,身处其间的我们从不去细想,因为我们身边无数远离自然万物的欲呼啸驰骋,无暇顾及那些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就是投入,投入自然。

王维的诗,总是人靠后的,这是在写作顺序上靠后。

把自然摆在最前面,就是态度,就是性格。

但人靠后,并不等于人不重要,恰恰是人最重要。因为重要,反而在最后。

因为前面的一切,都是人所能感受的,人所能听到看到的。而人,只是裹在自然其中的。

那么,自然之气,自然而然滋养人、浸润人,让人无法自拔。

这是真正的接天地之气,以养人之质气。

自然如此恬静,淡然,那么浸润其中的人,性格气质,可想而知。

所以,王维用字很到位。

山路无雨,但是空翠却人湿了人的衣衫,这不是浸润是什么?

浸润就像春雨,一点一滴滋润人心。是内心的平衡和宁静。更是修炼精神世界。

#好怀念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