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45年来,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市场不断发展,消费者陆续经历了筒子楼、单元房、商品房、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小区的住房变迁,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房屋建设开发公司成立,把当时住房领域的“自建”与“联建”模式提升到综合开发模式,将住房商品化逐渐引入中国。1987年,中国房屋建设开发公司更名为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5年后,我从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调任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1993年更名为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相较于衣食行,当年的住房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我很早就关注到这一块。那时候职工住房都归单位所有,职工个人只能租住公房。这种制度不仅造成全民蜗居,而且各单位普遍连房屋维修资金也付不起。所以我经常思考,若延续这种公房制度,何时能够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小康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出现首次“产能过剩”。面对经济发展出现的种种困难,我在1996年初提出“住房建设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观点此后得到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支持。

针对一系列问题,我担任原国家住房制度改革课题组(以下简称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后,带队设计推出一系列住房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房改)方案,把住房商品化与市场经济引入到住房建设与住房分配领域。

当时提出的体制改革目标是:二十年前农民一亩地,二十年后市民一套房。房改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大力推进住房商品化改革,促进居民购买租住公房,引入住房抵押贷款、住房公积金等金融产品,减免住房销售与流通环节税收,发展房屋二级市场等等。

1998年初,方案递交到国务院,几个月后国家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两年后,房改实质成效开始显现,呈现出居民踊跃买房的住房消费热潮,住房市场化拉动了建筑业等10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启动内需,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房改距今已有25年,中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央行统计,如今全国96%的居民家庭拥有房产,平均每个家庭拥有1.5套住房;20%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也达到了89.1%。千百年来人们咏诵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盼望的“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景,终于在改革开放中通过房改逐步实现。

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就是忽视了保障房建设,造成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突出问题。我们房改方案中明确提出的“建立住房社会保障”和“市场供应商品房、政府提供保障房”的“住房双轨制”要求还未实现。这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保障房建设,提出“要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的要求。

今年4月与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14号文件《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突出问题”“让工薪收入群体消除买不起商品房的焦虑,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还提出“让商品房回归商品属性”。这些政策说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体思路没有变,“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没有变,但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重大变化,在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社会舆论把这些要求称为“新一轮房改”。可以预见,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极大改变工薪家庭的居住条件,帮助他们实现住房梦。

大规模启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还可在商品房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及时增大房地产开发投资,促进房地产供给结构调整,有效拉动建筑业、建材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就业率与政府税收。

■中国城市报记者王楠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