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王羲之是“书圣”,《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也知道“魏晋书风”被历代书家奉为“正统”,但您可能并不了解他“书圣”地位是何时真正确立的,有没有哪部作品有着比《兰亭序》更崇高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件文物,是我国书法界的“0001”号国宝,它囊括了超过5000年的汉字精华,改写了整部书法史,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淳化阁帖》,它被誉为“中国法帖之祖”,是北宋太宗赵光义动用举国之力,历时十余年完成的官修丛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梁武帝命周兴嗣集王羲之字编成《千字文》;唐太宗时期怀仁集王字编《圣教序》,但它们的规模和价值与《淳化阁帖》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生前心愿就是能看到《淳化阁帖》一眼,还嘱托家人把这一夙愿告诉此作藏家安思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淳化阁帖》编纂于淳化三年(992年),总计十卷,包含了上至远古、下至隋朝超过5000年的汉字书法,最远甚至收录了仓颉、大禹的笔迹。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书,包含汉章帝、晋武帝、梁武帝、齐高帝、唐太宗、唐高宗等共计19人、50余件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卷至第四卷为历代名家法帖,收录蔡邕、蔡文姬、钟繇、张芝、皇象、索靖、卫夫人、陆机、桓温、王导、谢安、谢玄、王僧虔、王珣、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陆柬之、薛稷、张旭、李邕、柳公权等67人、114件法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卷为诸家古法帖卷,内容涵盖仓颉、夏禹、宋儋、李斯、郗鉴、智永以及无名氏共15人、23件作品,可以看作是第二至四卷的补充。从第六卷开始,就是“二王”父子的专场了。第六至八卷囊括了当时可见的王羲之所有作品,如《桓公帖》《兄弟柩帖》《谢光禄帖》《儿女帖》《奉对帖》《汝不帖》等共计170余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九、第十卷收录王献之法帖63件。北宋初年,王献之地位得到了肯定和公正对待,《淳化阁帖》以官方形式确立了王羲之至高无上的“书圣”地位,而王献之是仅次于他的“第二人”。这两卷包含其《永嘉帖》《相过帖》《余杭帖》《思恋无往帖》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十卷涵盖书法五体,法度兼备,笔画细腻精到,充满醇古典雅之气,它的出现改写了整个书法史,使得此后对古代名家品评和丛帖编纂有了新的认识。可惜宋仁宗时期《淳化阁帖》祖本毁于大火,万幸的是南宋绍兴年间按照原作内容进行了复刻,史称“绍兴国子监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版曾递藏有序,清末流出国外散落世界各地,现在第一卷至第八卷、第十卷藏于美国,第九卷藏于上海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我们将这10卷全版《淳化阁帖》进行了超高清复刻,各处细节与原作别无二致,并进行了纯手工装裱,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对于爱好书法的朋友,有这一套《淳化阁帖》堪称一生幸事,其中每个字都值得您细细品味。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