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畊堂、郁郁堂、郁文堂等“官版大字全像《三国志演义》”的卷首语,都对三国枭雄名将进行了分类述评: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绝”诸葛亮、关羽、曹操,还有运筹帷幄者两人,行军用兵者三人,料人料事者八人,武功将略迈等越伦者八人,冲锋陷阵骁锐莫当者十三人。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是徐庶、庞统;行军布阵用兵如神的,是周瑜、陆逊、司马懿;料人料事算无遗策的,是郭嘉、程昱、荀或、贾诩、步骘、虞翻、顾雍、张昭;武功将略迈等越伦的,是张飞、赵云、黄忠、严颜、张辽、徐晃、徐盛、朱桓;冲锋陷阵骁锐莫当的,是马超、马岱、关兴、张苞、许褚、典韦、张郃、夏侯惇、黄盖、周泰、甘宁、太史慈、丁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仔细数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义绝武圣关羽、八个武功将略迈等越伦者、十三个冲锋陷阵骁锐莫当者,再加上“两才相当两贤相遇如姜维、邓艾”,恰好凑齐“三国二十四将”,而且关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是古今名将中第一奇人。”

我们把“官版三国二十四将”跟比较流行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对比,就会发现还是管版严谨一些,这个版本的三国二十四将,剔除了吕布、颜良、文丑等不属于三国的人物,以及在《三国演义》中没有表现出半点武功的张绣,也没算后起之秀文鸯——文鸯叛魏降吴,又叛吴降魏(司马),打杀的都是自己的“魏国战友”,而且此人真正大显神威是西晋代魏之后,所以他不算真正意义的三国人物。

文鸯不算三国人物,吕布和颜良文丑当然也不算,他们不属于魏蜀吴任何一方,他们战斗的年代,刘备也没成气候,孙家父子的实力,还不如袁绍、袁术、刘表、刘璋、张鲁。

把不属于三国人物和没有战场表现的都去掉,这样就剩下了从关羽到丁奉的“官版三国二十四将”,关羽第一的位置无法动摇,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谁能当第二和第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熟悉古代战争规律的,当然知道武功将略和冲锋陷阵是两个档次,迈等绝伦似乎也比骁锐莫当高一级。

张飞是武功将略迈等越伦八将之首,马超在十三位冲锋陷阵骁锐莫当者中位列第一,这等于是甲省的解元和乙省的解元一起进京参加会试喝殿试,去争夺会元和状元,并不一定是会试成绩最好的能拔得头筹。

张飞和马超在《三国演义》中的战斗力相当,在葭萌关下打了半天半宿,最后一锤换一箭,谁也没成功,只好偃旗息鼓各回各家。

在个人武功方面,张飞马超不分伯仲,要是比智谋将略,马超就要稍逊一筹了:马超悍勇异常,但是谋事为短,经常会被对手欺骗。

马超可能久在西凉,又非马腾嫡子,所以读书的时间较少,在智谋方面是个短板:曹操抹书间韩遂,马超信了;杨阜假投降真卧底,马超也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超杀了真心投降的卫康,厚待诈降的杨阜,结果杨阜梁宽、赵衢、反戈一击,“将马超妻杨氏从城上一刀砍了,撇下尸首来;又将马超幼子三人,并至亲十余口,都从城上一刀一个,剁将下来。”

毛宗岗、李贽、李渔、钟伯敬等人在“汇评”中对马超并没有表现出同情:“杀了韦康一家,出乎尔者反乎尔,人苦不絜矩耳;马超受祸,亦惨极矣……杀韦康一家之报。”

前面咱们说马超并非马腾嫡子,受教育程度较低,并不是毫无依据:其一,马超字孟起而非伯起,是因为嫡长子才叫伯,而庶长子只能称孟;其二,虽然有嫡长子也称孟,但韩遂杀了马腾的正妻,而马超后来仍与他结盟,说明韩遂杀的不是马超生母——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但是杀父亲的老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没准儿那个被杀的马夫人,还使唤、欺负过马超的生母呢。

马超的智谋不如张飞,其勇悍如吕布,智商跟吕布也差不多,打起仗来基本都是单挑战斗胜利,大兵团战役完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飞在蜀汉名将中,是最会用计的一个,蜀中老将严颜、曹魏名将张郃,单挑打不过张飞,耍心眼儿也被张飞完虐。

张飞义释严颜有国士之风,计败张郃尽显名将本色,在长坂桥前喝退包括夏侯惇、张辽、张郃、许褚在内的曹营九将,别说马超赵云做不到,就是关羽也未必能行——独目将军夏侯惇一直不太服关羽,有群殴的机会,估计他会第一个上。

在所有三国名将中,敢于主动跟吕布单挑,并且一百回合不败的,也只有张飞一人而已,关羽也曾表示“且看吕将军如何主意”,而张飞却总想着跟“三姓家奴”大战三百回合。

夫战,勇气也。要论一往无前、无所畏惧,三国时期张飞自称第二,估计就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演义》是孙刘贬曹的,所以按照罗贯中的排法,“三国二十四将”的前五名肯定是蜀汉五虎大将,但这样排序,显然很不公平:关羽张飞是三国公认的万人敌,排在前两位可以理解,第三把交椅,总该留给曹魏或孙吴了吧?

不管《三国演义》如何赞誉刘备集团,都掩盖不住曹操孙权手下名将的风采,比如将帅级别的周瑜、曹魏首任大将军夏侯惇,都各有显著优点:羽扇纶巾的周瑜是儒将典范,拔矢啖睛的夏侯惇连吕布都不惧。

周瑜是帅才,让他入选“三国二十四将”,他本人也未必愿意,但是夏侯惇在两张“二十四将”榜上都有名字,说明不管是正史还是小说,这个人都不可忽视。

夏侯惇地位很高,武功也不弱,但是将他列为“三国第三名将”,估计读者诸君都不会同意,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冲锋陷阵骁锐莫当第一的马超来坐这把交椅比较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部《三国演义》,所以“三国二十四将”怎么排都有道理,怎么排都会有人认为不公平。

一人智短,众人计长。我们可以将本文罗列的称为“官方正版三国二十四将”,一吕二赵三典韦,显然更多依据的是评书而不是演义小说——小说中张绣存在感不强,但是在评书中,却成了赵云的师兄、北地枪王。

“官方正版”未必就可靠,“评书版”也不可全信,最后还得呈请读者诸君发表公论:如果去掉不属于三国时期和曹刘孙三家的吕布、颜良、文丑,那么三国二十四将之首应该是谁?张飞、马超、赵云应该分列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