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陈亮,1996年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现为北京亮耳听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耳濡目染,痴迷创造

20世纪80年代,谁家有一个“大物件”可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那时,在父亲的一双巧手下,陈亮家里用上了整栋住宅楼内的“第一台电视机”和“第一台电冰箱”。陈亮记得,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父亲跑了好几个地方去淘换零件,装好那台黑白电视机只花费十几元,是当时市场售价的十分之一左右。“我看的第一部动画影片《铁臂阿童木》就是在那台黑白电视机上看的,那一个个有趣的画面让我感到十分好奇、兴奋。”

因为有电子专业的学习基础,陈亮的父亲凭着一身本领完成了家里的电器化改造,也帮着邻里亲朋共同步入“现代化”。“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就没有坏的东西,因为爸爸总能修好”。耳濡目染中,陈亮也对电子、电器产生了兴趣。还没上小学,陈亮就用铜线、大电池和灯泡安装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手电筒。中学时期,在父亲的指导下,他组装出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时一放学就开始组装,有时一天只能焊几个零件,测试出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零件配不准就换新的,一来二去鼓捣了小半年。”

后来,听说宣武科技馆开设有电子课外课,陈亮便一头扎了进去,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学习电子原理知识……关于电子应用、关于创造的畅想在他的心里扎根、生长。

02

暗自“较劲”,初露锋芒

1993年,刚上高一的陈亮在宣武科技馆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与年龄相仿的伙伴们相互激发灵感,制作出各种小发明参加有关赛事。动手实践的机会让陈亮兴致高涨,设计、焊接、制作……周末他几乎都“泡”在科技馆里,集中投入比赛的时候更是每天都在科技馆待到晚上10点甚至更晚,再骑着车回家。“那时候,要用到的电路板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的,我们会在整块的附铜板上用鸭嘴笔沾着漆片溶液画出‘一条条电路’,再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待腐蚀完成后再上台钻打孔,然后焊接各种元器件……”暗自“较劲”的日子让陈亮和伙伴们快速成长,制作出了不少好作品,其中一个就是模糊式钢琴调律仪。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钢琴调音是专业人士用一双“好耳朵”听出来。而在陈亮看来,“好耳朵”却可以被仪器替代。“每一根琴弦都有固定的频率,根据不同的松紧度会产生不同的振动频率。如果能找到那个恰当的频率,就能调出与专业调音师一样水平的钢琴。”

有了设想,第二步就是用实践去证实。陈亮和伙伴在高级调音师调整后的钢琴上,测出每根琴弦对应的频率,再按照这个频率去调整另一架钢琴。“我们发现将调好的所有频率复制到新的钢琴上,是完全可行的,调出来的钢琴也能达到高级调音师的水平。”基于这个原理,经过反复调整、测试,陈亮和伙伴制作出了模糊式钢琴调律仪,“用好这个仪器,每个人都能成为专业级的调音师”。

陈亮和伙伴带着模糊式钢琴调律仪参加了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他们站在展台前阐述自己的设计想法、实施过程、最终效果,接受来自专业评委关于设计用途、创意等各方面的仔细询问,收获了不少宝贵的改进意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陈亮看来,比赛只是给出一个结果,不断积累和实践的过程才是珍贵的。“比赛过程中,你会知道遇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会在解决问题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03

投身科创,服务人民

高中毕业后,陈亮选择就读电子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陈亮进入医院实习,他一直有一个想法——将所学的电子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亮转型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再后来,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亮耳听力,“亮”取自自己的名字,“耳”则是要做的事业。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从代理销售产品,到开启自行研发,陈亮又回到了科创之路上。如今,陈亮的公司已握有20余项专利,还为大型国际比赛研发出了专用的听力障碍沟通设备,这是一种让听障人士与正常人进行快速有效沟通的设备,该设备也应用于一些聋哑学校及政务大厅等服务性窗口。

陈亮在学医期间对残障人士有一定了解,帮助残障人士也是他一直想要做的事。研发听力障碍沟通设备,始于他在与一所聋哑学校沟通时了解到残障人士有这样的需求,“我们的研发是从2011年左右开始的,比其他同类型产品的技术研发要开始得更早一些,算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

因为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听障人士可以看得懂文字,但很多人却看不懂手势语言,这个专用设备可以将语音转换成文字,听障人士也可以将需求以文字形式输入该系统,帮助他们实现进一步的交流沟通。考虑到一些上了年纪的残障人士可能看不懂文字,在研发设备过程中,陈亮和团队还请来专业手语老师帮忙,在出现文字交流不畅的情况时,支持视频连线提供手语服务。“运用高科技手段服务听障人士和困难群众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未来,陈亮希望尽自己所能,借助科技的力量,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如今,创造与发明的基因还在延续,陈亮像当初自己的父亲那样,陪伴自己的孩子探寻科学梦想,培育创新志向,“祖传”的电烙铁开始在电子钟、电子松树上继续“服役”。

陈亮寄语青少年

青少年应该主动学习科技创新,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国家之栋梁。

作者丨广西科普传播中心 周丽莉

北京市科协

编辑丨周丽莉

校对丨刘积林

二审丨刘林明

终审丨刘慧英 钟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