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年代,一个师的兵力究竟能有多少人呢?按照一般的认知,大家可能会认为有上万人。然而,实际上在当时的战局下,编制表与实际兵力是两回事。一个师的兵力可以是几百人,也可能是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常见,乃至两三万人,甚至更多都有可能。以蒋中正领导的中央军为例,在1930年代初期,有些师的兵力可能只有几千人,但像胡宗南的第1师,实际兵力编制一个军都绰绰有余。再如全面抗战初期的第29军,一个师的兵力也达到了两三万人之众,以一个师为基础竟能改编成一个军;实际上,在第29军改编为第1集团军时,下辖的几个军就是以原有的师为基础改编而成。而一直自成体系的晋绥军,在中原大战时期一个师的兵力大约是5000人左右;然而,在其战败并被收编后,晋绥军被压缩为8个师编制,每个师的兵力约为万人左右。
到了全面抗战爆发后,尽管老蒋慷慨提供了编制,但是阎锡山在傅作义出走、自身控制区域狭小的情况下,并不能征发到足够多的兵员;麾下的晋绥军虽然在所谓的“兵农合一”政策下保持了十二三万人的规模,但兵员质量不高,各师的编制虚高,实际兵力却相对较少,战斗力有所下降。
因此,在抗战胜利后的一段时间里,晋绥军的军、师编制相对虚弱,就是步兵团、营级也没有得到充实,只有步兵连作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兵力和装备相对较为充实。晋绥军当时的军、师编制有多么虚弱呢?回顾1945年的上党战役,该军首先调派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领3个师、2个挺进纵队、2个保安团、2个支队占领上党地区。
这些编制的总兵力是多少呢?仅有14000人,在融合了当地伪军之后,总兵力才增至17000人。然而,当这支部队被晋冀鲁豫军区围困后,阎锡山紧急派出援军。援军的统领是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其麾下部队包括第23军下辖的3个师、配属的1个炮兵团;第83军下辖的3个师、配属的1个炮兵团;另外还有伪军改编的省防军第3军第8师、第2军第5师第13团。由于援军多了两个炮兵团,但却减少了一个师的两个团,相关史料称该援军的兵力为8个师。这8个师的兵力有多少呢?总计约21000人。彭毓斌率领的晋绥军本部包括2个军,加上配属的2个炮兵团,总兵力约为16000人;其中第23军拥有8000余人,第83军拥有7000余人。
以这个情况来看,该两军所辖的步兵师的兵力连3000人都不到,只有2000多人,平均每个团的实际兵力大概只有八九百人。这种兵力充实度甚至不如伪军改编的省防军系统,毕竟后者每个团平均有1000余人。当然,所谓的省防军实际上多是原晋绥军投降后改编的,尽管保留了原有的编制,但兵力却相对较多。了解战史的网友可能会指出,我军参与上党战役的步兵团兵力并不多,大团兵力不过千余人,小团甚至只有几百人,但这在当时却是正常现象。然而,我军与晋绥军的情况不同,当时我军在编制表上明确规定了甲乙丙种团,每个团的实力和承担的战斗任务相匹配。
而晋绥军的编制理论上与整个国民党军系统等同,甚至即便有一些晋绥军的特色,它的步兵师仍然是三团制,步兵团则是三营九连制。然而,晋绥军的编制并没有相应的调整,实际兵力却大幅下滑,这导致晋绥军的兵力几乎全部填充到战斗兵的位置上。这样一来,它的编制中几乎没有辅助兵力。根据晋绥军的惯例,它可以暂时加强辎重,但上党战役中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它是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区域,强行插入进来的。因此,后勤支持只能由这些主力兵力来承担,粮食、弹药等物资的超负荷背负让这些晋绥军的士兵感到苦不堪言。在史泽波率领的第一批部队进入时,就有正规军的士兵扔下弹药,轻装行军。而在阎锡山决定增援8个师的援军后,他下令士兵们必须携带双份弹药,以在与史泽波的部队汇合后迅速补充。
因此,一些晋绥军的士兵除了自己的装备外,还得携带300发子弹进行长途行军。在遭到我军打击后,这2万多人的晋绥军在当地组织防御,由于携带的弹药众多,其火力相当强大,给我军的进攻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然而,晋绥军受限于编制和补给,缺乏强大的机动作战能力,一旦脱离了阵地,就可能陷入混乱。因此,在后续撤离阵地的过程中,几乎整体崩溃,山炮、迫击炮、轻重机枪以及大量弹药在战场上散落一地。据上党战役后的统计,我军歼灭了守军和援军,缴获了24门山炮、2000多挺轻重机枪、16000余支各类步枪,极大地充实了晋冀鲁豫野战部队的装备水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