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的“心”
——由《长安是中国的心》所想到的
薛保勤
大约十年前,朱鸿请我和文学界的几位朋友游走长安,一路上指指点点、如数家珍。黄昏,我们来到终南山下一个农家小院。小院挂满玲珑剔透的葡萄,洋溢着葡萄的香。那天傍晚一盘葡萄、一杯清茶,一轮弯月,朱鸿,依然滔滔不绝地说着着长安。我知道朱鸿爱长安,爱得有点走火入魔。《长安是中国的心》就是他走火入魔的“产物”。
《长安是中国的心》曾是我的枕边书,侃侃而谈、鲜活生动的描述,带着我穿越长安的灵山秀水陵原川台;循循善诱、引经据典的梳理,带着我探究长安的寺庙塔楼大街小巷。随着书我感受着这颗中国心的律动,这颗心的生生不息,这颗心的沧桑、雍容与华贵。
中国有一颗别样的心,他的名字叫长安;长安有一颗守望的心,他的名字叫朱鸿。他用心丈量这片热土,将热情、温情、激情注入这片山水,就有了这本别具特色、别具风采、别具一格的《长安是中国的心》。他多少年如一日,聚焦长安,用心守望、用心研读、用心透析、用心提炼、用心表达。用心良苦,真是别有一番“用心”在书中。这颗心温润,有着浓浓的不了情;这颗心执着,有着不舍的追寻;这颗心充满了爱,洋溢着深深的眷恋。这本书是回望过去、关照今天的西安历史文化的科普导读;是寻山问水悟道、走街串巷问踪的旅游指南;还是读者抚摸这颗中国心的精致美文。
严谨的研究与生动鲜活的描述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使这本书既有烟火气,又有书卷气,知识性、学理性、可读性的结合,使这本书好读、耐读。说到这里,我就想到那个风霜雨雪中、炎炎烈日下坚持田野考察的朱鸿;想起夜半孤灯,引经据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朱鸿;想起那个瘦小单薄、志向恢宏的朱鸿;想起那个有时生愣蹭倔、目中无人的朱鸿。
多年前,我给陕西师大出版总社社庆题过一句话:文章千古, 笔墨春秋。朱鸿的文章在追求千古,朱鸿的笔墨在书写春秋。祝贺朱鸿!
原载西安晚报副刊
2023年12月16日
薛保勤,编审,学者、作家、著名诗人。1955年3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插过队、当过兵、做过记者、编辑,办过报纸,主编过杂志,从事过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和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现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北大学特聘教授、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