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村庄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走进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掀开厚重的门帘,看看温暖的室内,移民们都在忙些什么。

12月18日上午9时,新丝陆扶贫车间的工位上已经满满当当,缝纫、熨烫、打包,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熟练作业。村民王付女在这里工作已有七年。“第一批招工的时候我就报名了,经过培训,现在我会上拉链、缝裤腰等,工资按难易度计件,每天干9小时活,月入四千多。”据王付女说,车间大多制作工装和校服,她还介绍了四五个亲戚朋友来车间上班。

临近中午,小苏面馆的店主苏志阳夫妇端出一盆煮熟的土鸡开始手撕,这家夫妻店位于庙庙湖村创业就业一条街,每月纯收入六七千元。“4年前发现村上务工人员多,尤其夏天就餐需求大,就琢磨着开家面馆,利用创业贴息贷款买下了这间商品房。”苏志阳说道。

下午2时,村民马唯红花走进宁夏华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仓库开始打包番茄,大棚种植的釜山88是冬季的明星产品,七八成熟的番茄还微微泛青,等一周左右在上海、广东上市时正好熟透。

劳务产业作为“铁杆庄稼”丰盈着村民的“钱袋子”。据了解,庙庙湖村打造创业就业一条街,培育自主创业实体96个,注册劳务服务公司4家,培育劳务经纪人37名,今年以来,累计劳务输出1467人次,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引进的新丝陆、华泰农两家企业成立扶贫车间,带动5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变身产业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新丝陆扶贫车间机杼声此起彼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夏新丝陆服饰有限公司建设的扶贫车间,解决了当地妇女顾家、务工两头不兼顾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庙庙湖村创业就业一条街的小苏面馆内,店主苏志阳夫妇在备菜、炒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庙庙湖村创业就业一条街的小苏面馆内,店主苏志阳夫妇在备菜、炒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夏华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仓库,村民打包即将发往南方市场的番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夏华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村民挥锹晾晒辣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庙庙湖村村民姚义忠采摘头茬小番茄。

(宁夏日报记者 王晓龙 白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