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7日,一则关于“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一年”的新闻冲上微博热搜榜一,一时间“缅甸”、“诈骗”、“杀猪盘”这些熟悉的关键词再次冲入大众视野。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被困缅甸杀猪盘”悲剧的天然话题性,这位当事人的高学历背景——中科院博士后身份成了新闻关注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震惊、同情、质疑、愤慨……情绪沸腾,亟需冷却。

8月26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发布通报:近期,驻泰使馆注意到有关中国公民张某经泰国被诱骗至缅甸妙瓦底地区从事电信诈骗的报道,第一时间通过泰执法机关核查有关情况并推动全力开展解救工作。24日晚,泰警方成功寻获张某。9月初,张原终于辗转回国。

这条路张原只走了半个月,但却等了一整年。而回来后,他总是会在莫名的失神间又想到那个潮湿闷热的东南亚,一年,却恍如隔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士为什么能被困缅甸杀猪盘?”

从中科院读完博士后这年张原32岁,也是这一年他体会到了“毕业即失业”的滋味。几个月接连不断投递简历,回信却寥寥无几,期望、要求一降再降仍旧无人理会,最终他接了一个到手月薪仅五千的工作,给这场艰难的求职画上了句点。他又想起多年前,那个为了内心仍燃着的科研理想而选择了放弃待遇优渥的国企工作机会的瞬间。就业环境的巨变让初入社会的张原猝不及防,读博好像是走了弯路”他喃喃地怀疑着自己。而人生的脱轨是场连锁反应,生活没打算轻易放过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友查出乳腺癌、父母接连生病需要手术,而自己寒窗苦读几十年出来只找到月薪五千的工作,生活的苦闷,经济的压力同时向张原涌来,但这种挫败感没有将他打倒,他把简历从国内一直投向国外,努力寻找一切能够帮助家庭渡过危机的希望。直到一家新加坡公司向他抛来了橄榄枝,邀请他去做翻译,月薪高达一万五,张原欣喜非常,迅速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噩梦就此开始了 ...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逃不出的梦魇和暴富梦

当地人常用“狗推”“猪仔”这种取自牲畜的轻蔑称呼,来指代那些来自电诈集团的行骗者。除了来自人性情感上的贬斥,这样的贱名也同样昭示了他们如牲畜一般的待遇和命运。

业绩差、被认定不再有价值的“猪仔”通常会被威胁、恐吓、惩罚或者要高价赎身赎金,被贩卖转手,从一个“公司”卖到另外一个“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侥幸骗到了大单呢?园区随时响起的鼓声也是令张原感到魔幻的存在。几百万美元的进账,刺激的颁奖仪式,仿佛一跃又从地狱踏入了天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炼狱祝语

逃。

必须是要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8月,“博士被困缅甸电诈园区”的消息引发了巨大关注,消息从中国一直吹到了缅东妙瓦底,同样关注国内新闻的电诈头子坐不住了,对张原说话的语气也瞬间客气了起来“你现在成名人了,我们不敢留你了,你交点钱赶快走”,这次张原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酵后,在多方力量的帮助下,张原终于向了离开园区的大门迈去。在他离开园区的那天,张原特意回头仔细看了一眼这个困了自己一年多的“魔窟炼狱”,他没想到这里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起码还有四五千人”,而这样的园区只是缅甸电诈集团的版图下的冰山一角。

张原是乘车离开的,窗外景色迅速驶过,他思绪还未澄明车就已经开到了妙瓦底市中心。路途中,张原看到了一行另类且毫无阅读障碍的文字。一排巨大的标语上,用中文写着一行字:一路平安,欢迎您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士的理想世界

回国后的张原陆续拜访了参与解救他的同学和老师们,其中一个同学接受采访,说起老同学的这一遭,他说:“是我也接受不了(这种差距),可能我去富士康拧螺丝也不至于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噩梦里渐渐缓过来的张原说,自己对工作已经没有太多奢望。家人健康,生活稳定更重要。但是当话题来到自己钟爱的科研,他这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