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冬至,长一枣刺;

过个五豆,长一斧头;

过个腊八,长一杈把;

过个年,长一椽。

【评论区谚语接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老话全称是:“过了冬至,长一针刺,过了腊八,长一杈把,过了年,长一椽,过了清明,长一井绳”,这些物品虽然都不具有真实代表时间的长度,但也是很明确的使用物品作为对比,也算是非常形象的将各个阶段日照的长短做了一个参数,只不过这种参数都是以我们平时所见的熟悉物品作成,过了冬至,长一针刺,像树上的枣刺、槐树刺,都是相当短小的,这里相像的描述称为小的不值得一提,过了腊八,长一杈把,杈是我们过去劳作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夏季打麦扬场时候,杈的用场可谓很大,杈比铁锨稍微长一些,杈把子的长度自然也要比针刺长上了许多,其实也是过了腊八之后,白天的白昼比黑夜长,能够明确的感受得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民谣唱道:“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这是历代劳动人民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意思是说,冬至如果天气晴好,来年春节将是阴雨天气,道路泥泞;如果冬至是阴雨天,则春节将会是晴好天气,人们穿的自然就是干净利索。这首民谣是否准确(应验与否),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到时留心观察。

“冬至月头,卖被买牛;冬至月中,日风夜风;冬至月底,卖牛买被。”意思是,冬至日如果是在农历十一月上旬,就是暖冬;如在农历十一月中旬,则会多风;如在下旬,这个冬天就会十分寒冷。这首民谣同样是劳动大众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总结而成的。

“冬至百六是清明。”这句民谣明确地告诉我们:从冬至那天数起,过106天就到清明了,那可是“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天啊!这句民谣准确地推算出,从冬至到清明的时间。不仅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渴盼,同时还提醒人们勿忘农事。趁冬闲时节,早为明年的春耕做好准备。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在民间,多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测标”,于是便有了“过了冬,一天长一葱”。而汉唐以后,皇宫的宫女们流行做女红。冬至后,因为白昼渐长,宫女做女红时,每天要多用一根线,因此便有了“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民谣。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这句广泛流传的民谣用了极为形象的比喻,说明从冬至这天起,人们开始在饮食上注意补养,即冬至进补。人们普遍认为,冬季吃的好,身体才会棒。来年春天,才能够有好体力应付农事



联系小编:

zai-chan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