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严查“专家”,涉案700余人,“专家”的末日来临了!

原创 李万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的末日,终于来临了!

12月2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廉政瞭望》的一篇报道,剥下了一些“专家”的伪装。

报道说, 2022年4月24日上午10时许,赤峰市纪委监委网站10分钟内连发6条信息,通报该市公共资源交易专家库原评审专家刘成君、王志勇等6人严重破坏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规则,损害营商环境,正接受审查调查。

截至目前,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相关涉案人员达700余人,涉及项目标的额44亿余元,120人被立案审查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些“专家”,果然是祸害,是大祸害。

他们是如何祸国殃民的呢?

答案是:以“评标权”换“外财”。

这些专家,“人脉”广,还“身兼多职”:有的退休前在相关部门工作多年,甚至担任领导职务;有的既参与评标,也开招标代理公司,兼做“黄牛”,为专家和企业“牵线搭桥”。

他们各自成“圈”,有一家独大的“标霸”,也有“夫妻档”“铁三角”。投标企业只要找到圈子中任何一个人,相关成员就会迅速聚拢,操控评标结果。

开标前,各投标人与“黄牛”联络,相关专家一旦被抽中为评委,也向“黄牛”发送“暗号”。

一番操作下来,看似有序的评审现场,成了利益博弈的角斗场。

多名原评审专家被留置后忏悔说,“良知被贪婪吞噬,忠诚被金钱击垮”“评审越发不讲原则,只为金钱打分,谁花的钱多谁才能中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怪,专家的屁股总是坐歪。

难怪,某些专家不说人话。

给钱就丧失操守,和妓女有什么两样?

尤记得,三年口罩时期,各路“专家”纷纷出笼。

他们,有真仙儿,有半仙儿,咀嚼着新冠病毒,释放着成串的屁话。

专家一个屁话,菜也涨价、药也涨价;

专家一个屁话,退烧药买不到了;

专家一个屁话,黄桃罐头占尽风头;

专家一个屁话,某瘟胶囊、N95口罩赚得盆满钵满......

没想到,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专家的一个屁话,不比病毒的危害差,涉及标的竟然高达44亿余元。

他们还是“专家”吗?

非也,这些人只是祸国殃民的“专门家”!

真正的专家,一是有科学水平,二是有科学精神,不在乎自己有多少粉丝,只实事求是说真话。

春秋时期,齐国权臣崔杼弑君,史官记载“某年某月,崔杼弑其君”,崔杼一怒之下把史官杀了;由于史官是世袭制,又传给了他弟弟,弟弟继续写“某年某月,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杀了他弟弟;接着,史官又一个弟弟继承史官,继续写“某年某月,崔杼弑其君”,崔杼最终无可奈何。

这几个史官,才是真正的专家,一个个不为名利,敢于对历史负责。

现在的某些“专家”是什么东西呢?

评了初级评中级,评了中级评副高,评了副高评正高。比如大学或科研机构,评了副教授,评了教授,开始晋级,四三二一......

论文、科研成果的数和量进行平衡,资历,年限,人脉因素都有。

评上副高职称以后,就算专家了。

或者,做官做到一定级别,算是权威“专家”,退休后就戴一顶“专家”的帽子,捞取外快儿!

于是,有鉴定会,要请他们;有推广会,要请他们;成立专家组,必须有他们的名字......

因为他们是“专家”,有话语权啊!

专家是一个令人敬畏的称呼,就这样变了味。人们不再敬畏,更多地是戏谑。

近些年来专家提出的建议太奇葩了,例如禁止烧柴做饭、穷人上不起学是学费太低......表面看是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是破坏人民感情,严重削减了人民群众对于专家和专业人士的信任。

这一次,赤峰市出手治理专家乱象,如果能够在全国“普及”,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专家”的末日,早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