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打仗很厉害是不错,可以说媲美武庙历代名将都不为过。但是如果单论军事角度来说,此时金本身尚没有实现汉化改革,也就是说,金此时并未发生内讧,一众名将依然存在。比如1141年,韩常在凤阳城伏击宋军,导致五万宋军被消灭,而此战韩世忠等宋军将领是救援的,但是没有成功。还有1141年,完颜宗弼击败南宋名将张俊的13万大军等等。也就是说,此时金军战斗力是很强的,如果岳飞北伐,金军就会抱团,到时候胜负手真心不好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岳飞虽然有一支强力军队,但数量有限,北伐可行,但如果想要真正直捣黄龙,岳飞需要更多的军队和后援。但是整个宋朝大家都知道,枢密院制度使得任何宋朝皇帝都不会允许岳飞一家独大的掌控军权。打仗打的是经济和国力,但是在局部战争中,一些偶然因素会左右战争胜负。岳飞想要真正北伐成功,直捣黄龙,就必须能获得对宋军的整体控制权以及足够的后勤补给,但不要说赵构,就算是宋哲宗来了也未必会给,但没有足够的军队,岳飞北伐到北方后,就容易出现兵力分散以及后勤不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岳飞北伐还有个致命问题,就是在此之前北宋的一系列骚操作,让燕云等地北宋民心丧失。要知道,辽国在拿到燕云后,采取的统治并不算残酷,但是后来宋金灭辽,北宋以百万贯赎回燕云后,这里其实很多地方已经被金人洗劫一空,但北宋不思如何加强守备,稳固民心,休养生息,反而是一批“接收大员”在此一通骚操作,使得燕云百姓对北宋失望透顶。所以宋军北伐,未必能得到多少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飞北伐时,北方百姓还是很支持的,因为岳家军军纪严明,而此时金国搞出一个伪齐政权横征暴敛,大失民心。但后来南宋两次北伐,北方百姓组团抵抗北伐军。所以说,岳飞突破燕云后,还能收获多少民心,真心无法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飞北伐也许能成功,但直捣黄龙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中原腹地打开一块根据地自守。毕竟幽云十六州不在手里,自己这边始终是平原。金军有骑兵,而岳家军多是步兵,在平原战场骑兵对步兵有天然优势,步兵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就算堰城大战依靠据点获胜了,也没获得压制性的战果。而关于偃城大捷(朱仙镇大捷)的记载也基本上在宋史的官方里没多大笔墨,而是出自后世的记载中,当然秦桧和他儿子也没干什么好事,有可能官方史料被他们修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就算岳飞能拿下整个中原,最紧张的反而是赵构,因为宋朝国策就是抑制武将,而经历了苗刘兵变的赵构早就成了惊弓之鸟。更别说岳飞不听他的号令不是第一次了,比如因为没有得到刘光世的淮西军,让赵构发出“乱吾法者,唯有剑耳”的那次私回庐山,比如将自己和赵匡胤都是在三十岁之前获封节度使的事情拿出来说,最不该的就是建议赵构立储,虽然岳飞可能没有私心,但这件事对于经历了苗刘兵变的赵构来说是赤裸裸的威胁。所以这些才是赵构杀掉岳飞,造成千古奇冤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封建制度决定了要想大规模的开疆拓土或者收复失地,必须皇帝本人有极高的军事水平,能够总览军政大权,像李世民,朱元璋这种,否则根本解决不了权力的矛盾,像桓温,刘裕北伐那么厉害,最终还不是跟皇帝拼个你死我活。所以,岳飞北伐的成功,几乎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