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地处中亚腹地的乌兹别克斯坦距离我们很遥远,是一个很陌生而封闭的国家。但实际上,乌兹别克斯坦由于地处亚欧大陆交往的十字路口,且幸运地占据了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最精华的地带,孕育了中亚最繁华的绿洲文明,只是囿于内部地缘结构的割裂,乌兹别克斯坦才显得如此“纠结”。

希瓦古城,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东西交汇之地,也是乌兹别克斯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瓦古城,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东西交汇之地,也是乌兹别克斯坦的

乌兹别克斯坦的“底子”不俗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腹地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其自身和周边五个邻国均无出海口。其领土的北部和东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东部、东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连,西与土库曼斯坦毗邻,南部与阿富汗接壤,国土面积44.89万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乌兹别克斯坦领土面积不算大,但却是妥妥的中亚第一人口大国,3637万的人口数量比中亚领土面积最大的哈萨克斯坦整整多出1600余万。之所以如此,完全得益于中亚的两条“母亲河”的滋润。要知道,在气候干旱的中亚,有水的地方才有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与天山山脉发育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沿途孕育了独特的中亚“两河流域”文明,而乌兹别克斯坦幸运地占据了两河流域的核心地带,即河中地区,形成了欧亚丝路上最繁华的绿洲文化。即便是历经岁月洗礼和战争摧残,河中地区依然保留着许多多引人入胜的古城与恢弘的历史建筑,还有大量传统手工艺,乌兹别克斯坦也成了中亚地区丝路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说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乌兹别克斯坦完全有底气在中亚地区独树一帜,但实际上却没有邻国哈萨克“出彩”,其中缘由或许很多,但当你仔细看过乌兹别克斯坦的地图时,便会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内部地缘被割裂的国家,这种悲剧感源自核心之地的河中地区与肥沃的费尔干纳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亚粮仓怎么成了中亚火药桶?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帕米尔高原西侧,为南天山的支脉恰特卡尔山-库马拉山、费尔干纳山及吉萨尔—阿赖山脉合围的山间盆地,有河谷和山口通向盆地之外。盆地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均降水量虽然只有100-500毫米,但四周有锡尔河、索赫河和伊斯法拉河流经,灌溉水源丰富,所以自古便物产丰富,以盛产棉花、瓜果、苜蓿及多种金属、石油煤炭等矿藏而著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尔干纳盆地既无洪水猛兽,也无恶病流行,周围山地有优良牧场,历史上以出汗血良马而闻名遐迩,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块充满传奇色彩的圣洁之地。但费尔干纳盆地也是一个很封闭的地方,尽管东西长300公里,南北最宽170公里,但由于被群山环抱,只有西部有一条宽阔的通道库贾恩峡谷,锡尔河就是从这里流出费尔干纳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费尔干纳盆地可以说是一个封而不闭的聚宝盆,以中亚1%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足见其富饶程度丝毫不逊河中地区。但就是这个仅4万平方公里的盆地,却被被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分割得七零八落,三国边界犬牙交错,中亚的政治、民族、宗教等问题在这里变得最为突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堪称中亚之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乌兹别克斯坦虽然拥有费尔干纳盆地的广大腹地部分,盆地距首都塔什干也才400多公里,但却只有一条翻越海拔3000米以上恰特卡尔山-库马拉山的公路连接,要知道,费尔干纳盆地腹地的海拔仅有约330米,高差近10倍,而且这条公路在冬季还有数月的大雪封山,公路运输十分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到,既然翻山越岭那么困难,乌兹别克斯坦为何不走同样是低海拔的库贾恩峡谷呢?毕竟只要走出了这个峡谷,就可以到达饥饿草原,完全可以让旅途中疲累的身心得到恢复,给养得到补充。但实际上,费尔干纳盆地除了乌兹别克斯坦占据着腹地外,四周的山地部分均属于吉尔吉斯斯坦,而盆地出口则属于塔吉克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分割的后果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土被天山支脉的恰特卡尔山-库马拉山“一分为二”了。这样的地理结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地缘分裂的风险。不过这种内部割裂风险还不是乌兹别克斯坦所面对的最大地缘问题,费尔干纳盆地四周山地几乎都成了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领土才是最大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意味着维持费尔干纳盆地腹地富饶的锡尔河流域上游补水区均掌握在他国手中,而自己没有丝毫发言权。也就是说,乌兹别克斯坦在费尔干纳盆地的领土的战略安全时刻处在不安全状态,特别是三国之间在费尔干纳盆地还存在大量的飞地:乌兹别克斯坦有四块在吉尔吉斯坦的飞地,塔吉克斯坦有两块在吉尔吉斯坦的飞地,塔吉克斯坦在乌兹别克斯坦一块飞地,吉尔吉斯斯坦在乌兹别克斯坦也有一块飞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比如莎希马尔丹,作为乌兹别克斯坦仅次于索赫的第二大飞地,四面为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土所包围,与乌兹别克斯坦仅相距20公里。但要去这个地方,只能先从乌兹别克斯坦出境,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然后从吉尔吉斯斯坦出境,再进入乌兹别克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三国边境线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正是苏联1924年在中亚进行的“平衡”划界的产物。在苏联时期,由于大家都在一个大家庭,强势的统一管理掩盖了所有矛盾,如上下游排洪、灌溉等问题。但苏联解体后,三国要分家过日子,在本国利益至上的理念下,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就难以协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兹别克斯坦的内部地缘割裂与外部地缘纠葛

其实这种内部地缘的割裂与外部地缘的纠葛,不光在乌兹别克斯坦存在,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甚至是哈萨克斯坦都同样存在,几乎每个中亚国家都因为地理结构的原因被分割成两个或三个地缘属性差异很大的板块。内部不和,外部争夺,在这种情况下,大大小小的边境冲突便随之爆发,给中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消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2010年吉尔吉斯南部爆发吉乌两族民众的大规模冲突,导致大批吉国的乌兹别克族民众越界逃至乌兹别克斯坦,一度造成两国关系紧张。2013年和2014年,两国边界冲突事件分别达到了15起和5起。同时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边界地区的矛盾也呈胶着状态,边界冲突事件屡见不鲜。2014年两国边界多次发生边防军交火,塔吉克一度动用重武器,造成双方数十人受伤,边境关闭数月,贸易完全中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乌兹别克与塔吉克斯坦也不对付,在地缘分裂之外,两国还存在深远的历史纠结,比如塔吉克斯坦一直相信自己才是中亚最古老的民族,并坚信他们的历史比当今占中亚地区主流的突厥人(中亚其余四国)要长得多。作为栗特人的后裔,撒马尔罕和布哈拉等古城是他们修建的,自己才是河中地区的主人,是乌兹别克人建立的布哈拉汗国驱逐了他们,所以在塔吉克建国初的内战中,有反对派武装甚至提出了收复河中地区的口号,这导致两国关系长期冷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客观而言,如果近代没有俄国人介入中亚,而是放任中亚民族内部博弈的话,如今中亚各国之间的边界会更加符合地缘规律,只不过这种结果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种族屠杀、强制迁徙等。或许苏联那种看似尊重既有种族分布,又兼顾地缘平衡的划界方法是最符合当时大背景的,毕竟谁也不会想到,六十多年后苏联会轰然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这种内部割裂的地缘结构,再与各民族复杂的历史恩怨、本国利益等问题结合后,不但恶化了国家间、民族间的关系,也影响了中亚整体局势的稳定。边界不稳,管理松散混乱,就给了恐怖活动、毒品犯罪、枪支走私等可乘之机,更大大拖延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稳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随着中国不断参与中亚发展,未来不排除在经贸合作的穿针引线下,为解决安全隐患提供便利,比如中吉乌铁路。

上期回顾: 乌兹别克斯坦:世界唯二的双重内陆国,聚亚洲三大文明成果的国度

备注:本文是《中亚合集》的第69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抄袭必究。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