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拍摄的岜沙苗寨风光。新华社记者 刘勤兵 摄

新华社贵阳12月27日电(记者崔晓强)火枪迎客、镰刀剃头,奉树为神……打开社交媒体,一条条介绍岜沙苗寨的短视频吸引数百万次点赞。

这个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的古老苗寨,因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网友列入“种草清单”,这个“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正渐渐褪去神秘外衣。

从江县城出发,沿着国道进入月亮山区,南行不到20分钟,路两旁的禾晾架和吊脚楼提醒旅人,目的地已到。

岜沙,苗语意为草木繁盛之地。陡峭的山坡上,大片的吊脚楼顺着山势向两边延伸,5个自然寨2879人就在这密林环绕中生活。现年73岁的滚水信就是其中一员。

12月14日拍摄的岜沙苗寨宰戈新寨建筑群。新华社记者 崔晓强 摄

寨门前,滚水信和其他十余名村民站在道路两旁,依次举起半人高的火枪,朝天空按动板机。随着清脆的枪响,一缕缕白烟从枪口冒出。在场游客早就掏出手机、相机,将这精彩一幕留作纪念。

“在岜沙,成年男人都有自己的火枪,每一把枪都在公安部门登记备案过。”滚水信说,他15岁举行成人礼后获得了自己的火枪,莽莽深山曾是他和父辈的猎场。

“不过现在我们的枪里只有火药,并不装弹。”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旅游产业的开发,岜沙人的火枪已成为他们精神图腾,承担起给游客展示的功能。

众人边走边拍,目之所及皆是新奇。岜沙苗寨人多地少,层层叠叠的不仅是吊脚楼民居,巨大的禾晾架挤在一起,晾晒的香禾糯在阳光下凸显丰收的喜庆。

“我们没有大块的平地,只能把稻穗一层层晾在空中,一个月后再收进禾仓。”村民滚学华说,千百年来,当地依然沿用这种传统的糯稻晾晒方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岜沙苗寨是没有理发店的。”行至大寨寨中,滚学华提醒大家将目光转移到在院坝晒太阳的男性村民发型和装束。

12月14日,一个留着“户棍”发型的苗族男孩在岜沙苗寨祖母石旁玩耍。新华社记者 崔晓强 摄

岜沙男子留着特有的“户棍”发型,即将头四周的头发剃光,只留下中间头发并挽在头顶。需要修剪的时候,同伴用别在腰间的镰刀三两分钟就能将对方“户棍”以外的头发剃干净。

岜沙人认为,“户棍”如同大树,是连接祖先灵魂的命脉。岜沙人热爱自然,把树木当神来祭拜。

滚水信介绍说,村里每当有孩子出生,他的父母便会种上一棵“生命树”。待人死后,他的家人就会砍下这棵“生命树”,并以此为棺。下葬后也不立碑,而是在墓穴上再种一棵树,象征人与树同在。

12月14日,岜沙苗寨村口的一棵“生命树”。新华社记者 崔晓强 摄

进入古芦笙堂广场,约百名游客围坐一旁,等待民俗表演的开场。

“这里的民风很淳朴,走在路上很多村民都会和你打招呼。”两天前,深圳白领李凯凯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枪手部落”的视频,半小时后她就买好前来从江的高铁票。

音乐声响起,身旁的苗族姑娘们放下手中的刺绣,进入民俗表演队伍。

“村民组织了两支表演队,将苗族芦笙舞、镰刀剃头、婚庆习俗等编排成节目。她们都不是专业演员,用演出来补贴家用。”主导岜沙苗寨景区化建设的贵州神秘从江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管理部负责人石大江介绍说,目前约有200名村民加入表演队,每人隔天演出2至3场,可获得近百元收入。

12月14日,岜沙苗寨民俗表演队的苗族群众在演出间隙制作刺绣。新华社记者 崔晓强 摄

“岜沙人依旧‘腰不离刀,肩不离枪’。”从事岜沙苗寨旅游工作7年的石大江说,岜沙旅游火了,文化也“活”起来了。

“我们打算增加互动性强的服务业态,将现有旅游线路扩展成‘面’,不仅让游客有更立体的观光体验,也让更多村民共享旅游红利。”石大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