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科—芸香亚科(上):吴茱萸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无患子目

芸香科

芸香亚科

芸香亚科(学名:Rutoideae)为芸香科的一个下级分类。5族约86属。我国连引入栽培的芸香属在内有2族9属。全国各地分布。

1.形态特征

叶片是柑橘科植物中罕见的羽状复叶,鲜明的绿叶,略带有麝香味,茎直立而分枝,从基部开始木质化,枝的尖端会绽开黄色的4瓣花或5瓣花。

心皮5-4、很少3-1个,离生或基部连合。蓇葖果,沿心皮背腹两缝线或腹缝线开裂,分果瓣的内、外果皮明显有别;种子贴着于花后增大的珠柄上,很少为有4-1个小核的肉质核果。

2.臭常山属

臭常山属(学名:Orixa)是芸香科下的一个属,为落叶灌木植物。该属仅有臭常山(Orixa japonica)一种,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华东经中部至四川。

(1)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单叶,互生,有油点。花单性,雌雄异株,着生于二年生枝上,雄花多朵排成下垂的总状花序,但花梗极短,整个花序脱落,有明显的膜质苞片;花细小,淡黄绿色;萼片与花瓣各4片;萼片甚小;花瓣覆瓦状排列;雄蕊4枚,花丝分离;雌花单生,或在短的侧枝上数花相近接而呈总状花序状,花梗短,雌蕊由4个心皮组成,心皮彼此贴合,花柱甚短,每心皮有1胚珠。成熟果(蓇葖)开裂为4个分果瓣,外果皮厚,硬壳质,有横向肋纹,内果皮软骨质,蜡黄色,光滑,有近圆球形褐黑色种子1粒;种子有肉质胚乳。

(2)臭常山

臭常山(学名:Orixa japonica),为芸香科臭常山属下的一个种。

①产地生境

分布于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河南(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以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印江、毕节、纳雍、普定、贵阳、瓮安、绥阳、赤水、道真、罗甸、荔波)、四川、云南(丽江)。生长于海拔500-1300米山地密林或疏林向阳坡地。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高寒山区生长不好,以肥沃的夹沙土生长较好。

②主要价值

中国民间有零星栽种,取其果作药用。根、茎用作草药。味辛,性寒。据载有小毒。清热利湿,调气镇咳,镇痛,催吐。治胃气痛、风湿关节痛等。鲜叶搓汁,可杀牛马身上虱。

3.吴茱萸

吴茱萸属(学名:Euodia)是芸香科的一个属,约150种,分布于亚洲、非洲东部及大洋洲。我国有约20种5变种,除东北北部及西北部少数省区外,各地有分布。

(1)形态特征

常绿(单小叶或3小叶种)或落叶(羽状复叶种)灌木或乔木,无刺。叶及小叶均对生,常有油点。聚伞圆锥花序;花单性,雌雄异株;萼片及花瓣均4或5片;花瓣镊合或覆瓦状排列,花盘小;雄花的雄??4或5枚,花丝被疏长毛,退化雌蕊短棒状,不分裂,或4-5裂;雌蕊由4或5个离生心皮组成,每心皮有并列或上下叠置的胚珠2颗,退化雄蕊有花药而无花粉,或无花药则呈鳞片状,花柱彼此贴合,柱头头状。蓇葖果,成熟时沿腹、背二缝线开裂,顶端有或无喙状芒尖,每分果瓣种子1或2粒,外果皮有油点,内果皮干后薄壳质或呈木质,干后蜡黄色或棕色;种子贴生于增大的珠柄上,种皮脆壳质,褐至蓝黑色,有光泽,外种皮有细点状网纹,种脐短线状,胚乳肉质,胚直立,子叶扁卵形。染色体数;X=9,18,39,2n=72。

(2)主要价值

本属植物的叶、花、果皮均含多种挥发油。根皮、果皮、茎皮及种子通常含生物碱,以quinolines类最普遍,次为acridones和quinazolines类,其他各类较少。种子多含limonoids。少数种类含香豆素。

一些种的幼果入药作健胃剂,又可用为止痛及驱蛔虫药。

(3)吴茱萸

吴茱萸(学名:Euodia ruticarpa),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在中国分布于秦岭以南各地,但海南未见有自然分布,曾引进栽培,均生长不良。各地有小或大量栽种。

①植物学史

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

《名医别录》中记载:“吴茱萸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九月九日采,阴干。陈久者良。”

唐代陈藏器说:“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也。”

宋代苏颂说:“今处处有之,江浙、蜀汉尤多,木高丈余,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厚,紫色,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或云颗粒紧小,经久色青绿者,是吴茱萸;颗粒大,经久色黄黑者是食茱萸。”

明代李时珍说:“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垒垒成簇而无核,与椒不同,一种粒大,一种粒小,小者入药为胜。”李时珍所指粒大的原植物可能是吴茱萸,粒小的原植物可能是石虎。

古人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惯,唐代诗人王维留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佳句。

分布广,适应性强,其器官形态变异颇大,因产地不同而变种多,商品名也不少。所谓“杜吴萸”,其主产区在浙江省缙云、丽水、永泰、昌化等一带;所谓“常德吴萸”,其主产区在湖南西部与贵州东北部各地,因产品历来运集于常德而得名:称为“川吴萸”的产区是四川和贵州部分地区;称为“广西吴萸”的产区是广西与其邻接的贵州部分地区的产品。

②生长环境

吴茱萸生长于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吴茱萸喜阳光充足、温暖的气候环境。虽然也较为耐寒,但冬季严寒多风且干燥的地区则生长不良。在阴湿地带病害多,结果少,亦不宜生长。

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除过于粘重而干燥的黄泥外,中性、微碱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种植生长,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好。不耐涝、低洼积水的土地不宜生长。

③主要价值

a.药用

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吴茱萸是古老的传统中药植物。其果早于西汉时已作药用,长沙市马王堆软侯古墓出土之《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吴萸治病一起,治疽病二起(三者均与椒合用)。按原文所治之病症,所用之药显系与今所称之吴茱萸为同物。

经典中药之吴茱萸是采收其嫩果,用盐水漂洗或以醋炒,干后入药。或有用蜜炙甘草炮制。晋、唐以下各家本草如《神农本草》《新修本草》《大观本草》《证类本草》《政和本草》以至《齐民要术》等均有载录。其药效与用治经李时珍保留并发挥了陶弘景《名医别录》中的叙述,在他的《本草纲目》中有详叙。

据用动物试验,查知吴茱萸所含生物中有生理效应的大抵有①synphirine,属肾上腺素类药物,为口服抑交感神经药之来源,其功能是弛缓肠胃的蠕动,通常用治肠胃病之呕吐,胀满,积食等症,故可解释吴茱萸有止呕吐及止痢等作用;②N, N-dimethyl-5-methoxytryptamine,有使大白鼠子宫收缩功能,中医用吴茱萸治头风作痛、偏头痛及呕吐、泻痢等,此成分亦起作用;③dehydroevodiamine,为强效缩宫剂,其作用是引起子宫组织产生前列腺素,从而引致子宫收缩,故中药昊茱萸亦用作催产剂;④higenamine,其药理作用为强心、扩张血管、舒张平滑肌、升血糖、促进脂肪代谢等。

b.成分

全株含挥发油,主要是吴萸烯evodene,是植株各部有特殊腥臭气味的主要成分,其次是吴萸内脂(evodin)、罗勒烯(ocimene)等;果含苦味物质:rutaevin、limonin、evodol、evogin、evodinone等及gushuyic等脂肪酸。吴茱萸嫩果已知有12种生物碱,其嫩叶另含2种,其中以furoquinolines、quinolines、acridones及indolopyridoquinazolines4类为主。种子含脂肪油28-32%。

4.蜜茱萸属

蜜茱萸属(学名:Melicope)是芸香科的一个属,约150种,分布于夏威夷、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大洋洲和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海南岛有一种蜜茱萸。台湾有一种三叶蜜茱萸,别名"假山脚鳖" 。

(1)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叶对生或互生,单小叶或3出叶,稀羽状复叶,透明油点甚多。花单性,由少数花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萼片及花瓣各4片;花瓣镊合状排列,盛花时花瓣顶部向内反卷;雄花的雄蕊8枚,着生于花盘基部四周,花丝分离,钻状;雌蕊由4个心皮组成,心皮近基部合生,花柱贴合成一体,柱头头状,4浅裂,每心皮有2胚珠。成熟的果(蓇葖)开裂为4个分果瓣,每分果瓣有1种子,内外果皮彼此分离;种子细小,种皮褐黑或蓝黑色,有光泽,胚乳肉质,含油丰富,子叶长圆形,胚根甚短。

(2)蜜茱萸

蜜茱萸(学名:Melicope patulinervia)为芸香科蜜茱萸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产于海拔约900米坡地疏林中。分布于海南省中部以南各地,模式标本采自海南省保亭。

蜜茱萸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5.石椒草属

石椒草属(学名:Boenninghausenia)是芸香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2种及1变种,见于亚洲东南部大陆及少数岛屿,东至日本。我国均有,长江北岸以南至五岭南坡附近,东南至台湾,西南至西藏东南部。

(1)形态特征

草本,有浓裂刺激气味。叶互生,2-3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全缘,各部有油点。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枝基部有小叶片;花多,两性;萼片及花瓣均4片;花瓣覆瓦状排列;雄蕊8枚,着生于花盘基部四周,长短相间,花丝线状,分离;雌蕊由4个心皮组成,各心皮在基部贴生,花柱4枚,粘合,柱头稍增粗,每心皮有6-8胚珠。蓇葖果开裂为4分果瓣,内果皮与外果皮分离,每分果瓣有种子数粒;种子肾脏形,种皮有细微的瘤状体,胚乳肉质,胚弧状。

(2)石椒草

石椒草(学名:Boenninghausenia sessilicarpa)为芸香科石椒草属下的一个种。生长于山野林边。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之功效。用于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胃痛腹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腰痛,跌打损伤。

6.拟芸香属

拟芸香属(学名:Haplophyllum)是芸香科的一个属,约50余种,分布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中亚、我国西北及东北的西部。我国约有3种。为干燥山坡及沙漠边缘地区的旱生植物。

(1)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或为矮小灌木。茎基部木质,各部密生透明油点,分枝多。单叶,叶全缘,几无柄,支脉不明显。花黄色,两性,顶生聚伞花序,很少单花顶生;萼片及花瓣均5片;萼片基部合生,细小;花瓣全缘,覆瓦状排列;雄蕊10或8枚,等长,花丝中部以下增宽,被疏长毛,药隔顶端有1油点;子房由5-2个心皮组成,通常2-4室,每室有上下叠生的胚珠2颗,花柱细长,柱头小圆球状,花盘小。成熟果(蓇葖)开裂为5-2个分果瓣,外果皮薄壳质,内果皮暗黄色,常贴附于外果皮内,每瓣有种子2粒(国产种);种子肾形或马蹄铁形,有网状纹,胚乳肉质,含油丰富,胚稍弯曲。染色体数2n=18。

(2)北芸香

北芸香(学名:Haplophyllum dauricum)为芸香科拟芸香属下的一个种。生于低海拔山坡、草地或岩石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新疆、宁夏、甘肃等省区,西南至陕西西北部。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

①产地生境

北芸香于4月下旬开始生长,5月下旬孕蕾,6月至8月中旬开花,花期较长,8月下旬结实,9月下旬地上部分干枯。

北芸香为多年生轴根牧草。茎基部埋于上中的部分略粗大,木质,淡黄色,主根人土较浅,仅达20余厘米,根幅较窄,宽可达40厘米,侧根较少,常呈水平状分布。在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北芸香属于温带早生多年生草本,性耐干旱,耐寒。广泛分布于草原和荒漠草原。在草原地带波状高平原的石质或砂质丘陵坡地上,常出现于以大针茅、羊草、丛生禾草等为建群种的群落中,而为伴生种。在荒漠草原的砂质或砾质棕钙土、淡灰钙土上,它稀疏地出现于戈壁针茅、石生针茅、女蒿为建群种的群落中。

②主要价值

北芸香是放牧场上的中等饲用植物。自春季返青时起至秋季,绵羊、山羊乐意采食它的嫩枝叶与花牛、马不食。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牧民认为它是羊、骆驼的抓膘草。在天然草场上散生,主要为小畜所利用,在局部地区是骆驼喜食,并有催肥作用。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