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科学
作者:王怡博
图片来源:pixabay
常用化学品会影响男性后代的生殖能力,甚至让人们更容易生女孩吗?
我至今还记得结构化学老师曾在课上说,我们系的老师们大多生的是女孩。这不是老师的一家之言,化学系似乎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化学家生的女孩比男孩多。
据科学作家Ivan Amato于1992年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报道,许多化学家都表示相信这种说法,甚至还争着为自己的细分专业夺得这种“头衔”。比如,几位理论化学家告诉《科学》杂志,生女儿的倾向只发生在理论化学家中,接着核磁共振波谱学家和X射线晶体学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然后有机化学家说,有机化学家有更多的女儿。不管生物学家等人怎么看待这些化学家的说法,他们似乎喜欢在茶余饭后谈论相关的“八卦”,将这当作一种娱乐,尽管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这样的观点。
在大众眼里,化学物质的影响同样重要,但印象似乎不是很好。如果要宣传某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效果可想而知。当我看到科学报道称,有一类化学物质可以影响男婴的发育、甚至可以降低男性后代比例时,我第一时间并没有怀疑这样的说法。
图片来源:pixabay
减小男性的阴茎尺寸?
说起这些报道,就不得不提一位专注于研究内分泌干扰物(一种可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的科学家——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环境流行病学家莎娜·斯旺(Shanna Swan)。2021年,斯旺出版的《倒计时》(Count Down)一书称,一种环境污染物会影响男婴出生时的阴茎尺寸。这种说法随之便在网上疯传。
实际上,斯旺关注的是一类名为邻苯二甲酸酯的化学物质,它们常用在水瓶和食品包装、电子设备以及个人护理品等多种产品中。更重要的是,它们属于内分泌干扰物质——广泛来说,它们可以模仿或影响人体内的雄激素或雌激素。斯旺通过大鼠和人类研究发现,邻苯二甲酸酯会影响生育率,并导致生殖器畸形。
其中,斯旺对人类的研究要追溯到2005年,那时她发表了一项调查产前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与人类生殖器发育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她和同事收集了134名年龄在2-36个月大的男孩的身体数据,检查了他们睾丸的位置和大小,阴茎大小以及肛门生殖器距离(anogenital distance,AGD)。同时,研究人员还收集了其中85名男孩的母亲怀孕期间的尿液样本,以便分析产前邻苯二甲酸酯的暴露量。
此前的啮齿动物研究表明,雌性产前接触某些邻苯二甲酸酯会影响雄性后代生殖道的正常发育,导致肛门生殖器(肛门到阴茎)距离的缩短、睾丸未降(指睾丸未降至正常位置)以及睾丸异常等。其中,肛门生殖器距离被用作啮齿动物生殖毒性的标志,因为距离较短与睾酮水平降低、精子数量减少以及阴茎尺寸减小有关。
结果显示,斯旺他们得出的结论与动物研究的一致:母亲的邻苯二甲酸酯暴露量与男婴肛门生殖器距离的长短有关,暴露量越大,肛门生殖器距离越短,阴茎也就可能越小。
斯旺2015年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暴露于邻苯二甲酸酯与人类男性的生育能力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具体来说,当准妈妈在孕早期接触一种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时,她们的男性后代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有更大的不育风险。
但其他科学家对斯旺使用的实验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还没有充足且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邻苯二甲酸酯对男婴生殖功能的影响。但邻苯二甲酸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所以那些研究必然引起了大家的担忧。
图片来源:pixabay
2022年5月,FDA收到了两份食品添加剂请愿书和一份公民请愿书,要求机构对食品接触应用中的邻苯二甲酸酯采取行动。对此,FDA于2022年9月撤销了对23种用于食品接触的邻苯二甲酸酯的授权,以及另外两种用作增塑剂、粘合剂、和表面润滑剂等的邻苯二甲酸酯的授权。这25种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其实已经被工业界放弃使用了。这一举措导致只有9种邻苯二甲酸酯可以用在食品接触应用中,其中8种被授权用作增塑剂,另一种被授权用作单体。不过,这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FDA又收到了重新考虑禁止一些邻苯二甲酸酯使用的请求,但FDA在2023年7月再次拒绝了那些请求,理由是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在食品接触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
此外,邻苯二甲酸酯还可以用作香水和其他香料制剂中的溶剂和稳定剂,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化妆品包括指甲油、发胶和洗发水等。迄今为止,化妆品中主要使用过4种邻苯二甲酸酯,但是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2010年的调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似乎是唯一仍在化妆品中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了。消费者可能无法从产品标签的成分声明中确定是否存在邻苯二甲酸酯,但FDA表示,目前用于化妆品和香水的DEP的使用没有安全问题。不过,如果消费者不想购买含有DEP的化妆品,不妨选择成分标示中不含香精的产品。
改变胎儿的性别
相比于这些研究,更让人震惊的是,科学家在争论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内的化学物质是否会影响后代的性别比例。
据《卫报》(the Gurdian)2007年的一篇报道,格陵兰岛和俄罗斯东部出生的女孩是男孩的两倍,而北极监测与评估计划(Arctic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me,AMAP)的科学家称,孕妇血液中含有大量人造化学物质这一事实可以解释女婴多于男婴的原因。这些科学家测量了女性血液中模仿人类激素的人造化学物质——比如多氯联苯(PCBs),发现它们能够通过影响激素,使妊娠前三周未出生的婴儿发生性别转变——从男性胚胎变成女性胚胎。
但是到了2014年,AMAP发布了他们“ArcRisk”项目的最新结果。荟萃分析显示,父母暴露于多氯联苯,并不会影响后代的性别比例,但与低出生体重、早产、死产和严重畸形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此外,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来自韩国和美国的科学家起初发现,母亲暴露于PCB 128和父亲暴露于六氯苯,与女性后代增多显著相关,而母亲暴露于灭蚁灵和父亲暴露于PCB 128,与男性后代增多显著相关。但是当他们调整了比较方法后发现,只有母亲暴露于灭蚁灵与第二性别比(刚出生婴儿的性别比,SSR)相关,其余的相关关系均不成立。这些研究表明,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这些化学物质与后代性别比例相关。
性别偏颇
关于第二性别比的流行假设之一是W.H.詹姆斯(W.H.James)提出的荷尔蒙假说,该假说认为受孕时父母的荷尔蒙水平是第二性别比变化的部分原因。
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就意外发现雌激素可以影响生殖器的分化。当时,他们为了防止孕妇流产而让她们服用一种名为己烯雌酚(DES)的合成雌激素。但治疗没有显示出预期效果,反而发现超生理剂量的雌激素可以抑制男性后代生殖器的发育。
这似乎不足为奇,但在关于性别决定的研究中,女性性发育往往被认为是通过一种“默认”(default)途径发生的,而雌激素在阻止男性性发育方面具有抑制作用的发现,对此提出了质疑。
关于性别决定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在男性主导的科学世界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显然继承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偏见。例如,睾丸的形成被视为关键的性别决定事件,而女性的发育则是“默认的”。科学家也重点关注雄激素和Y染色体,以及雄性表型的发育。即便是在性别相关的研究中,也存在着性别偏颇。
封图来源:pixabay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24211507/https:/www.foxnews.com/health/pollution-taking-a-toll-on-penis-size-scientist-claims
https://ehp.niehs.nih.gov/doi/10.1289/ehp.8100
https://academic.oup.com/humrep/article/30/4/963/613595
https://www.fda.gov/food/cfsan-constituent-updates/fda-limits-use-certain-phthalates-food-packaging-and-issues-request-information-about-current-food
https://www.fda.gov/food/cfsan-constituent-updates/fda-responds-petition-phthalates-food-packaging-and-food-contact-applications
https://www.fda.gov/cosmetics/cosmetic-ingredients/phthalates-cosmetics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07/sep/12/gender.sciencenews
https://www.amap.no/documents/download/1901/inlin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3935117311544?via%3Dihub
https://www.degruyter.com/document/doi/10.1515/medgen-2023-2040/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如需转载请联系 newmedia@huanqiukexue.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