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和筒子楼里的小伙伴一起,特喜欢看神仙小说八仙过海电视剧之类的,对海外仙山特别有兴趣,我总感觉,秦始皇要徐福带着童男童女出去找仙人仙丹,肯定是确有其事啊。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这都是传说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我的工作,要经常出去出差,全国各地到处跑,有一次到了山东蓬莱,我一听这两个字,就兴奋。那时候我也正好在修行,对这些传说中的修道仙地很有向往,我心想,到了这蓬莱,我不去一趟蓬莱仙岛,都对不起自己的童年。

蓬莱仙岛位于渤海湾中部,可乘坐从蓬莱港出发的游船前往,于是我就坐了船上岛。这海岛真的很漂亮,宛如世外桃源,真有海外仙山的感觉。我踏上海岛的那一刻,脑子里就开始响起了《八仙过海》的主题曲。

到了海岛上我订了个民宿,先住下,然后出来到处游玩。那里有一个很大的渔村,渔民们好像是世外桃源里的居民,他们晒着网,在沙滩上劳作着打鱼,这番景象实在令我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我天真的觉得,有可能真的能遇到仙人,于是专门往没人的海边走。走着走着,就走远了,离渔村的岸边越来越远。

走着走着我忽然看到一堆礁石,很美,于是爬上去休息玩耍,过了一会忽然一看下面,天啊,涨潮了,我被困在礁石上面下不来了。这下可好,来寻仙人,搞不好自己要升天了。

我大声呼救,也没有人应,拿出电话想报警发现手机恰好没有电了。眼看着潮水涨的很快,礁石眼看着就要淹没了,我毕竟是个修行了几年的人,便横下一条心,心里告诉自己,要走就走算了,这就是命啊。

闭着眼睛等着潮水淹没我。

等了一阵忽然一个声音在喊我:喂,快点下来,不然真的到海里喂鲨鱼了啊。

我一听睁开眼,只见海里有个小皮划艇开在礁石旁了,船上一个黝黑的扎着发髻的长头发男人,正伸出手喊我。

我被他救上岸,十分感谢他。他把我带到渔村那边的一个休息站,问我为何一个人去没人的地方,要不是有人用望远镜看到了我,他根本不可能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救我。

我问他:你是救生员还是渔民啊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我是在这里游方的道士。

我惊诧:不是吧,你是来游方的道士

他说:是啊,我小时候就在蓬莱岛长大,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回来家乡住一阵子,因为我出家了,所以我称之为游方。

我说:道长,看来我真的遇到了仙人啊。我也是想找仙人才去了那个沙滩啊。

他说:你别发疯,哪里有什么仙人?

我说:你不就是吗?

他笑着说:我是在这里偷得浮生半月闲,躺平半个月,完了还要回去山上上班。

我说:道长,你我有缘,你怎么也得教授我一点修道的秘诀。

他说:我自己也没有修什么道,修也没有修好,自己尚且一塌糊涂,还教你。你有正经工作就去好好做好它,别一天到晚想着修道啊。

我说:我一心想要修道啊。

他说:道,怎么可能修得出来呢?道是自然的,你我都本在道中,不是靠修来的。

我一听,就说:道长,你还是很懂的,你说说,到底我们这样的在红尘中的人,应该怎么修道?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说了要你去老实工作生活,你又还要问,那好吧,我告诉你几个修道的秘诀。

我一听十分开心,拿出包里的笔记本记住准备。

他看着我无奈笑了一笑,说道:

第一个秘诀,叫做:清虚其意。

我说:不懂,

他说:就是,别活得那么浓郁粘稠浑浊,把自己的意识,先澄清放空到清虚状态。

你要修道,就不能什么都那么痴迷,一打游戏一天七八个小时沉溺在里面,一看见山珍海味喜欢吃的,哈喇子掉一地狼吞虎咽,或者驱车数十公里前去搞点野味打牙祭,看见美色身心震荡,一听到有钱有利益,啥也不管不顾了。每天打开手机,恨不得世界上所有的信息你都要了解地踏踏实实一点不漏;每天信息、话语、计划、纠结挤满了自己的头脑,而且还无休止地往自己的心里塞东西,遇见事情不顺、和别人有利益冲突,整个人都冲动癫狂愁地茶饭不思......

这样的日子,不能说不好,可是对于修道人来说,太浓稠了,你要淡一点,清澈一点,清虚一点。

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做人做事点到即止恰到好处,并非要你做个木头,可是,你如果把自己活的那么粘稠,修道是难上加难啊。

因此老子告诉我们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这个损,就是要我们清虚一点,不要那么累赘粘稠。

第二个秘诀,叫做:默守其拙。

我说:不懂。

他说:就是,别活得那么聪智狡黠,办事情,说话,都尽量笨笨的、纯真一点,笨拙一点质朴一点。

老子说了几个大: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

道啊,从现象上看其实有各种各样的缺陷,那是因为我们无法觉察到它的圆满,所以我们讲圆满,就是尊重自然的不圆满。凡是现象,都必然是有缺陷的,因为现象是对立的,有动就有静,有好就有坏,你要修道,要学会从那个根本上的拙去修,不要从现象上纠结。

总是争求那个现象的利弊,反而失去了道的妙用。所以真正的自然之道,是浑然天成的质朴,是阴阳互补的和谐,它的作用是永不凋零的。

真的大智慧,看起来都是低调的、不争名夺利的、不随便显露聪明的,有啥事需要考虑不会鲁莽乱来的,好像节奏不快、笨笨的,可是这恰恰是大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设你喜欢追求世智聪明,利益得失,用这种套路去修道,最后就离大成很远,因为你势必追求的都是那些小成就,什么是小成就,比如能得到别人赞赏的啊、能炫耀的啊,满足一时贪欲的啊......

你若有心修道,自然要默默守住人心的那个拙,这个拙不是愚蠢,而是清澄的初心,是不被外界五光十色随便污染的本心。

第三个秘诀,叫做:以静笃、遣万物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里,用六个字把修道说的很明白了,这六个子是方法论,是很好的指南。那就是——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是去除意识里的多余障碍和各类信息杂质,澄净下来到达静谧之极,也就是回归道的本元状态,这个状态,是普济万物,但是却不为所动的,

因此亲近回归之后,就会具有清静和笃定的德性,清静、是纯净,笃定,是不为所扰。这两个德性,要守住,守住它干什么?用来遣万物。

就是用来应对你的生活,你的世界。为何用一个遣字呢?

这是我们道家的一个很重要的字,遣送的遣,是派遣运用的意思,在这里,说的是任运自然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其静笃、遣万物,就是一直守住这个清静纯净的笃定不变的本元之心,去任运应对世间万物,任运驾驭你的生命诸事诸缘。也就是你的一切,包括欲望、念头、情绪、烦恼、痛苦、等等等等。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里,有一句:遣其欲。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遣,就是任运自然的一种驾驭,不是去对抗,不是去消灭,不是去控制,而是任运自然,而非反过来被世间诸事驾驭了你。

你能做到一半,便是人间一半仙了啊!!!

(本文为故事,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