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多年前,一位名叫库尔班·吐鲁木的维吾尔族农民,一心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乡亲们都劝他,“骑毛驴是到不了北京的”。他完全不为所动,说,“北京在地上,只要我的毛驴不倒下去,一直走,就一定能到北京。”

在那之前,曾有一位少年,为了画画,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出走西安。一路走来,他睡过公园,放过毛驴,卖过豆腐,还扛过大包,饱尝生活的艰辛,却也品尝到艺术沁出的蜜汁,硬是靠自身的天才与苦修开拓出一条中国画的血路。他的名字叫黄胄。

当库尔班遇到黄胄,新疆“痴人”遇“炎黄痴子”,一座新中国人物画绕不开的丰碑就此诞生。新疆、库尔班,就此萦绕黄胄一生,成为他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命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库尔班大叔”,一画就是20年

1956年,黄胄随中央慰问团赴新疆,碰见了一位名叫库尔班·吐鲁木的维族老人,牵着一头毛驴,满驮着干粮和水,一心要去北京看望毛主席。老人说:“几十年来我们欠巴依(当地地主)的债像头发一样多,我们像山阴面的雉鸡,大气不敢出,是毛主席解放了我们,还分得了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尔班·吐鲁木

维族孤儿库尔班的一生饱受剥削、奴役,先后在两个巴依老爷家干了近40年长工,之后又经历妻离子散,孤身在荒漠上做了17年风餐露宿的“野人”。直到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他才被解放军战士发现,终于回到人间。彼时60多岁的库尔班大叔,有了自己的耕地,有了自己的毛驴,还在战士们的不懈努力下,与失散多年的妻儿团聚。当他得知这一切是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带来的之后,难掩内心深深的感激之情,执意要到北京去见恩人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尔班大叔领着家人看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尔班大叔领着家人看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毛泽东与新疆 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班握手》侯波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与新疆 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班握手》侯波摄

1958年6月28日,75岁的库尔班·吐鲁木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终于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实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

“这个故事太动人了,它代表了千千万万翻身农民的心愿”,感动之余,黄胄在这位执着得有点儿傻劲的老人身上,似乎看到了当初那个一心怀揣着艺术理想流浪漂泊的少年自己。二十年间,他反复挥写这一题材,想要尽可能完美地把这位善良、质朴、诚恳的维族老人对新中国的感激之情描绘出来。

1956—1976年间,黄胄数易其稿。一开始,他先是依照他所见到老人时的场景刻画:库尔班大叔牵着毛驴、以手遮额,向东方张望。画出来后虽然效果不错,但他还是觉得没有表现出老人乐观、勇往直前的精神。后来又多次易稿,小到驴前腿的左右腿优先设计都逐一斟酌修改,直到1976年9月才确定最终图式:库尔班大叔穿着印花大衣,骑着毛驴,弹着热瓦普,唱着赞歌,迎着朝阳向东方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可见的黄胄“库尔班大叔”题材,最早期的作品。

黄胄《库尔班大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库尔班大叔》

镜心 设色纸本 68.5×3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尔班·吐鲁木大叔》作于1976年1月,库尔班的形象从牵着毛驴变成骑到毛驴上,穿着还是贫苦农民的黑袍。

创作于1976年的这幅《日夜想念毛主席》,可以说达到了笔墨与情感高度融为一体的化境。“画到生时是熟时”,无外乎此。画中毛驴以大写意笔墨写就,看似寥寥几笔,却是墨韵天成,元气淋漓。人物处理则融速写与笔墨于一体,色酣墨饱,又不失速写明快之感,活灵活现。库尔班朴实豪爽的性格更是跃然纸上,他似乎都快要跃出画面,脸上沧桑的皱纹笑成一朵花,激动地和我们分享:“我要去北京见毛主席啦!”透过他的笑颜背后,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边疆人物风情画卷,看到了新中国的时代盛景,也看到了画家自由赤诚的心灵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 《日夜想念毛主席》

纸本镜心 166×96.5cm 1976年

备注:赵朴初上款

黄胄 《日夜想念毛主席》( 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 《日夜想念毛主席》( 局部)

02

“我是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画的”

观黄胄的画,线条奔放,人物鲜活,笔飞墨舞,乐观、豪迈、激扬、奋发的艺术风貌扑面而来。画如其人,恰如其女梁缨所言,“我的父亲黄胄豪气冲天、襟怀坦荡、慷慨大方,谁要是和他见过一面,肯定忘不了他。”

黄胄夫妇和女儿梁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夫妇和女儿梁缨
梁缨与父亲黄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缨与父亲黄胄

如果没有遇到艺术,黄胄大约会成为一名普通的纱厂职工。十多岁的黄胄违背家人的意愿,怀揣着一颗想要学画的心,只身一人来到西安。后来他又来到了平凉,向赵望云学画的同时兼做管家,住在一间很小的画室里,做家务、带孩子。几年后,21岁的黄胄开始徒步赴河南黄泛区写生。

黄胄《蔡家坡贫民》 194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蔡家坡贫民》 1946年
黄胄《荒坟旷野亦为家》 194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荒坟旷野亦为家》 1946年
刊载黄胄黄泛区写生剪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刊载黄胄黄泛区写生剪报

再后来,西安解放,黄胄参加了解放军,在部队里编画刊、做杂务。军队生活第一次让他有了“家”的感觉,因为有饭吃。此后,他以西北地区作为自己的创作生活基地,随军队到兰州、青海、新疆、西藏、甘肃、宁夏等地区采访写生。

就在他信马由缰地驰骋在艺术疆域上,心无旁骛地探索自身的绘画语言时,“文革”的到来让他的生活戛然而止。那段时期,他赶过黎车、卖过豆腐、扛过大包、掏过垃圾,后来被派去看管了三年的桃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黄胄住院期间仍坚持作画

1979年梁缨与其母亲陪同黄胄在新疆写生时与柯尔克孜族同胞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梁缨与其母亲陪同黄胄在新疆写生时与柯尔克孜族同胞合影。

1976年,黄胄终于又能画画了。不幸的是,之前的批斗摧残使他的脊椎骨受到了极大损伤,他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了漫长的两年零八个月。出院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新疆。1979年8月,在医生的陪伴下,黄胄抱病几近“挣扎着”重返新疆,他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直抵喀什,一路写生作画直至穆士塔格峰下。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欢腾的草原》《草原逐戏图》等一幅幅辉煌巨构,终于迎来了自己创作生涯上的第二个高峰。

黄胄《欢腾的草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欢腾的草原》

镜心 142×360cm 1981年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 《草原逐戏图》

镜框 设色纸本 120×250cm 1986年作

华艺国际(北京)秋季拍卖会拍品

03

新疆与黄胄的互相成就

毛驴在新疆最为低贱,却在三年改造期间带给黄胄无限的慰藉。他曾赞叹毛驴“平生历尽坎坷路,不向人间诉不平”。诗中所言,黄胄如是,他笔下的库尔班大叔亦如是。他们都被世界以痛吻过,却仍高声报之以歌。生活是黄胄最好的老师,也是他取之无尽的艺术养料。他说:“一个画家离开了对生活的爱,他的艺术生命也就结束了。”

黄胄 《胜利归来》(《红旗谱》插图,取材于作者故乡滹沱河畔)196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 《胜利归来》(《红旗谱》插图,取材于作者故乡滹沱河畔)196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 写生素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 写生素描

从两次徒步黄泛区写生,再到七次入疆,黄胄的脚步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同于学院派画家,黄胄直接走到生活中去,“一开始就在生活里‘闹’”,连技法都没有的时候,他就被生活感染、被老师带领,画了大量速写,边画边学,上万张的速写,终成就一个“黄胄”。于他而言,写生不仅是一种创作手段,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态度,早已融进他的血液。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创了“在生活中起草稿”的人物画新范式,从而在20世纪中国人物画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他以炽热的情感、奔放的线条、活泼的人物,为画坛吹进了一阵强劲的春风。

黄胄《风华正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风华正茂》

立轴 152×83cm 1975年作

黄胄一生,走过了山川湖海,看过了星河日落,若说有哪一处与他结缘最深,那必然是新疆。他曾说:“我是抱着热爱新疆人民和新疆这片祖国的美好土地去作画的。”黄胄一生七次赴疆,其中几次均为带病前往,仅在和田一市就留下了上千幅速写。正如刘曦林所说,“新疆无疑是黄胄最主要的生活根据地,是他梦魂牵绕的艺术故乡。”新疆,成就了如今的黄胄。黄胄,也让以“库尔班大叔”为代表的新疆图式吹遍了中国大地。

遇见新疆,无疑是黄胄的幸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与黄胄的性情天然相契,他将自身偏好的力量美感融入到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中,从而形成了澎湃激越、大气夺人的强悍画风。程征曾经这样分析过黄胄的艺术与新疆的关系:“他第—次到新疆之后才找到了直抒豪情的对象,自此,尤其是50年代初,终于生活在新疆之后,黄胄的个性有了最佳的载体,他独有的敏锐与豪爽奔放的个性和生活在大漠与绿洲上能歌善舞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豪爽奔放的性情碰到了一块,他有了新的表现领域。大西北之美,也借黄胄的豪放笔墨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美术馆黄胄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美术馆黄胄展览现场
黄胄《庆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庆丰收》

今年8月的一天,小编走进新疆美术馆,无意中走到了“黄胄在新疆——新疆美术馆黄胄作品《庆丰收》珍藏展”,耳畔传来《庆丰收》的定制声效,一幅幅新疆人物速写真迹展现眼前,不由久久驻足于画前。黄胄绘写的不仅是新疆画卷,更是“新中国生活、社会与时代的‘画史’。”

现场观众很多,一些爸爸妈妈指着展览画作,在给孩子讲黄胄爷爷的故事。20多年过去了,新疆人民很想念他。

编辑|雨葭

设计 | 卷毛

审校 | 周章胜

图片|澎湃新闻、炎黄艺术馆、网易‍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