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海南岛上之所以红旗历经22年不倒,靠的是一支非常优秀的战斗队伍——琼崖纵队。在冯白驹的领导下,琼崖纵队从30年代出的低谷顺利恢复。

经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后,到1949年1月,已经从抗战前夕的200人发展到1.8万余人,下设3个总队(一、三、五总队),控制了方圆一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

1950年,我军决定采取小批偷渡、主力部队强渡的方针。琼崖纵队发挥了重要的配合作用,调集5个团的兵力进攻渡口,接应了2个加强团和2个加强营的四野部队登岛。四野大部队发起强渡战役,琼崖纵队全部出动,配合歼灭岛上国军,为解放海南岛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琼崖纵队3名总队长,建国后分别获得什么军衔呢?

首先说说第一总队。第一总队是琼崖纵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总队,曾连克保亭、乐车县城。总队长是大名鼎鼎的马司令——马白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白山,原名马家声,1907年3月出生于海南澄迈,18岁时以优异成绩考进了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在琼海中学,他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积极参加革命运动。1927年9月入党。中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回乡,秘密组建党组织,任白莲区委书记。琼崖反围剿失败后,离开琼岛去上海,经党组织安排入南京军官学校学习。

1933年9月,因身份暴露返琼,到昌江小学任教,把名字由马家声改为马白山。抗战爆发后,琼崖红军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队独立队,冯白驹为队长,马白山为副队长。1939年3月,独立队改独立总队,马白山任总队附兼第3大队长。

1939年3月,马白山主动请缨,带3名游击队干部到我军力量最薄弱的琼西开展工作。半年后拉起了一支一千人的琼西抗日游击队。1939年11月,日军出动两个大队扫荡琼西根据地,马白山采取声东击西战术,跳到外线一举攻克琼西重镇那大,粉碎了日军的围剿。到1940年,以澄迈县为中心的琼西根据地初步成形。

这个对琼崖纵队来说意义重大。1940年末,由于日军频繁对琼东进行围剿,琼崖纵队和特委转移到琼西,在琼西开辟了抗日新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胜利后,马白山任琼崖区委军事部长兼第四支队支队长,伏击进犯白沙阜龙根据地的敌军,取得牙叉、南丰公路大捷。1947年,马白山率部连克白沙、保亭、乐东县城,成为琼崖纵队中最能打的将领。

1947年10月,琼崖纵队成立,马白山任副参谋长,1949年1月兼任第一总队总队长。1949年3月,马白山统率一、三两个总队,在琼西发起春季攻势,取得了辉煌胜利。

1949年5月,马白山升任琼崖纵队副司令员。1950年2月,马白山潜入广州,参加海南作战会议。3月26日傍晚,马白山与四十军一一八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率领加强团,分乘81只木帆船,自雷州半岛灯楼角起航,随船协同指挥渡海,提出“以变应变、就近登陆”宝贵意见。

1955年,马白山获授少将军衔

第三总队总队长张世英,海南琼山人,1918年出生于泰国华侨家庭,6岁回家乡,读完初小后辍学外出当泥瓦工,用赚来的钱继续读高小,毕业后到培党小学当教师,1936年3月入党。

1939年,日军大举侵琼,张世英参加了琼崖游击队抗日独立总队,成为一名政工干部,先后担任第二大队政工队队长、独立总队第一支队第七中队指导员、第一支队第三大队政治委员。1943年率领第三大队挺进琼山,建立琼山抗日根据地,为主力部队挺出外线作战创造了条件。1944年调任第一大队大队长,转型为军事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8月,张世英升任琼崖抗日独立纵队挺进支队副支队长,与李振亚、符荣鼎一起率领部向白沙县腹地进军,打垮国民党军守备二团和县游击大队,创建了白沙县根据地。1946年10月,国军46军围剿五指山,张世英率领挺进支队在澄迈地区歼灭了进犯六芹山的国军,保护了琼崖纵队司令部的安全转移。

1947年,张世英指挥挺进支队在红土坎、高田坡、金沟岭等地连战连捷,彻底粉碎国军对澄迈的扫荡。1948年8月升任琼崖纵队第三总队总队长,率部于定安县岭口一带,首创一个总队(辖三个团)歼灭国军正规军1个团的经典战例。

1950年4月,张世英率第三总队接应四野渡海作战,参加解放海口、府城的战斗。同年7月部队整编,改任华南军区独立二十六团团长、榆林守备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二十一师副师长、海南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等职。1955年授衔时为榆林守备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副师级,因此被授予上校军衔。

第五总队总队长陈武英,原名陈元钰,海南省琼海县人。1930年4月入党,从事地下工作,任琼东县团委宣传委员,1932年7月被捕入狱,坚贞不屈。日军侵琼后方得出狱,参加了琼崖游击队抗日独立总队,历任中队指导员、大队政治委员、大队长,第二支队政治委员、支队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陈武英率第二支队翻越五指山,开辟了以六连岭为中心的乐万(乐东、万宁县)抗日根据地,同日本侵略军和国军进行了数十次战斗,粉碎了国军多次围剿。

1948年10月任琼崖纵队第五总队总队长,率第五总队二克乐东,使白沙、保亭、乐东几个县的解放区连成一片,后率部参加秋、春季攻势。

1949年6月,陈武英调往地方,任琼东县县长、琼崖临时政府公安厅长等职。任上积极组织渡口百姓和公安力量协助四野渡海,有力配合了海南解放。

解放后,陈武英历任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农林处处长、国营兴隆农场场长、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华侨事务局局长、水利处处长、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副主任、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林业处处长、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顾问等职。由于早早转往地方工作,1955年未获得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