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2023年,租房市场供应量最大的产品,无疑当属保障性租赁住房。

从数量上来看,保租房的年度任务量没有完不成,只有超额完成。

以省级为单位,目前已经公布保租房完成情况的有安徽、广西、四川、江苏、广东、内蒙古、新疆等地。

安徽省今年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3万套(间)。截至6月底,全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10.72万套(间),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94.8%。

想想,一年才过半,安徽省就把年度目标完成了94.8%。

10月份,有的省份开始陆续秀肌肉。

截至10月底,广西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21万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

从2021年截至今年10月,四川已累计开工筹集22.49万套(间),已经完成“十四五”计划34万套的66.15%。

江苏省已连续两年将保障性租赁住房列为民生实事项目。

今年,江苏省13个设区市全部提前超额完成任务,截至11月底,江苏省共实现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7万套(间)、基本建成11.8万套(间)。

广东省新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6.2万套(间),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截至2023年11月底,内蒙古全区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开工11290套,开工率100.5%。

新疆2023年度计划建设的4.1万套保租房已全部开工。

截至11月底,贵州省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5万套(间),完成年度目标。

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这似乎成为各个城市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

今年,重庆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1万套(间),目前全市共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4万套(间),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6.4万套。

今年11月初,杭州市就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90个、房源7.22万套(间),也是提前完成年度7万套(间)的目标任务。

厦门今年新增筹集建设3.15万套(间)保租房,超额完成福建省“为民办实事”任务。

截至目前,厦门累计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1.8万套(间),其中已入市5.05万套(间)。

有的城市,不是把目光放在年度任务上,而是放在“十四五”规划。

比如,全国租房市场的天花板--上海

截至今年11月1日,上海已累计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222幅,建筑面积近1900万平方米;通过多种方式累计建设筹措各类保障性租赁住房45.3万套(间)、供应26.7万套(间),分别完成“十四五”规划期末总量的75%和67%。

4个一线城市中,只有上海公布了保租房的完成情况,北京、广州、深圳并未对外交出成绩单。

再比如,太原计划“十四五”期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5万套(间)。

截至目前,太原市已筹集保租房房源36868套(间),其中通过企业新建方式筹集3148套(间),市租建投公司通过定向购买方式筹集27404套(间)、通过市场购买方式筹集4704套(间),改建项目1612套(间),完成“十四五”目标八成以上

太原公布的这一组数据,非常详实,具体保租房来源是哪些,各自有多少,描述得一清二楚。

让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上文的一串串数字,体现出各省市解决新市民、青年群体住房难题的信心与决心。

近年来,随着保租房加快建设,不仅有力地兜住了民生底线,而且也成为租房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随着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各地不断提升保租房品质,保租房将为更多的新市民、青年人提供舒适的“港湾”。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调研考察时提到的,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这正是保租房在干的实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公寓传媒立场。